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唐朝我成李承乾太子妃(203)

作者:凤傲雪 阅读记录

争论持续了很久,朝堂上的气氛十分紧张。

房凝雪知道,要想说服这些保守势力并非易事。

她决定先退一步,与他们达成一些初步的共识。

“各位大人,我们可以先在部分地区试点我的方案,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可行,再逐步推广。”

保守势力的官员们商量了一下,最终勉强同意了。

房凝雪松了一口气,但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她要全力以赴,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回到家中,房凝雪疲惫地坐在椅子上。

李承乾走过来,轻轻握住她的手:“凝雪,别太累了。我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房凝雪靠在他的肩膀上:“我只是担心,这些保守势力会一直阻挠开放政策的实施。”

李承乾安慰道:“没关系,我们一步一步来。只要方案有成效,他们迟早会改变态度的。”

房凝雪振作精神:“你说得对。我这就去安排试点工作。”

她起身开始忙碌起来,制定试点计划,安排人员,准备物资。

在她的努力下,试点工作很快启动了。

学校里增加了传统文化课程,孩子们对诗词、书法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社会上也举办了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人的参与。

然而,就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开放政策会导致大唐的灭亡。

这些谣言在民间迅速传播,引起了一些百姓的恐慌。

房凝雪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

她立刻安排人手调查谣言的源头,并进行辟谣工作。

“大家不要轻信谣言。开放政策是为了让大唐更加繁荣富强,我们会保护好传统文化的。”

她亲自到街头巷尾,向百姓们解释开放政策的好处。

李承乾也带领官员们深入民间,安抚百姓的情绪。

经过一番努力,谣言逐渐平息。

但房凝雪知道,保守势力不会轻易罢休,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

此时,天色渐暗,房凝雪站在庭院中,望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暗自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

第118章 辩论说服

房凝雪望着渐渐亮起的月光,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屋内。

她清楚,保守势力只是暂时被稳住,真正的辩论还未到来。

接下来的日子,房凝雪一边盯着试点工作的进展,一边收集各种数据和案例。

她要在下次朝堂辩论中,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服那些保守势力。

试点地区,学校里孩子们诵读诗词的声音朗朗上口;街头的书法展览前,围满了驻足欣赏的百姓。

房凝雪看着这一切,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看来,方案是可行的。”她心里想着,脚步加快,赶回府中整理资料。

又一次朝堂议事的日子到了。

房凝雪身着端庄的服饰,怀揣着满满的信心,与李承乾一同走进朝堂。

刚一落座,那位为首的老臣便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

“太子妃,之前的试点工作,虽有些许成效,但开放政策的弊端仍不可忽视。”老臣语气严肃。

房凝雪微微一笑,从容起身。

“老大人,试点工作已证明,开放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并行不悖。”

她眼神坚定,扫视着朝堂众人。

“就拿海外贸易来说,我们通过出口丝绸、瓷器等特产,换回了大量的财富。”

说着,她拿起一旁桌上的账本,翻开展示。

“这是贸易的收支明细,利润可观,充实了国库,也让百姓的生活更富足。”

老臣哼了一声:“可这也让洋货充斥市场,冲击了我大唐的本土产业。”

房凝雪不慌不忙,走到一幅地图前。

“老大人请看,我们进口的大多是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

她手指着地图上标记的贸易路线。

“这些资源用于改进我们的生产工艺,提升本土产业的竞争力。”

“比如,我们引进了西域的纺织技术,让丝绸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一位年轻官员点头赞同:“太子妃所言极是,如今市面上的丝绸更加精美,销量也更好了。”

老臣皱起眉头:“那文化方面呢?洋人的思想和习俗进来,年轻人都被带偏了。”

房凝雪走到窗边,阳光洒在她身上。

“老大人,文化交流本就是相互的。”

她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光芒。

“我们在输出大唐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就像我们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外国的艺术家带来了他们的艺术作品,让我们的百姓开阔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