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厂正式投入生产后,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天下第一楼也开始为分工厂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房凝雪在天下第一楼的大堂里,对伙计们说:“我们要把分工厂的产品介绍给每一位客人,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产业在不断壮大。”
伙计们纷纷领命而去。
随着宣传的开展,分工厂的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
一天,一名商人匆匆来到天下第一楼,求见房凝雪。
商人见到房凝雪后,拱手说道:“太子妃,久仰大名。我这次来,是想和您谈谈合作的事情。我在江南一带有些生意渠道,想代理你们分工厂的产品。”
房凝雪微微一笑,“哦?你能保证销售多少数量?”
商人拍着胸脯说:“太子妃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保证能让你们的产品在江南畅销。”
房凝雪考虑了一下,“可以,不过合作的条款我们要仔细商量。”
商人连忙点头,“一切听从太子妃安排。”
与此同时,又有一些其他城市的商人也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和房凝雪他们合作。
房凝雪和李承乾商量后,决定扩大合作范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他们的产业中来。
然而,就在产业扩张看似一帆风顺的时候,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一名手下神色匆匆地跑来向房凝雪和李承乾汇报:“太子殿下、太子妃,有消息说,一些同行看到我们扩张得太快,心生嫉妒,又在暗中谋划对付我们。”
房凝雪和李承乾对视一眼,心中明白,这产业扩张的道路还充满了挑战。
第112章 国际声誉提升
房凝雪眉头紧皱,轻抚下巴思索着。
李承乾见状,凑近问道:“凝雪,同行又要使坏,咱们如何应对?”
房凝雪目光坚定,“先静观其变,看看他们耍什么花样。”
李承乾点头,“也好,咱们得做好防备。”
没过几日,手下匆忙来报:“太子殿下、太子妃,有好几拨外国使者抵达长安,求见二位。”
房凝雪微微一惊,“外国使者?所为何事?”
手下回道:“他们说听闻大唐产业兴盛,想与咱们合作。”
李承乾惊喜道:“没想到咱们的名声传到国外去了。”
房凝雪嘴角上扬,“这是好事,走,去会会他们。”
二人来到会客大厅,只见几位使者身着各异服饰,神态恭敬。
一位使者上前,拱手道:“久仰大唐威名,今特来寻求合作。”
房凝雪微笑回应:“不知贵国想在哪方面与我大唐合作?”
使者道:“我们对贵国的造纸、酿酒、琉璃等产业十分感兴趣。”
李承乾道:“这些产业在我国发展良好,不知贵国有何合作方案?”
使者拿出一份文书,“我们愿用我国的特产交换贵国的产品,还望能在我国设立销售点。”
房凝雪接过文书,仔细查看,“合作可以,但具体条款还需仔细商讨。”
另一位使者急切道:“太子妃,我们真心希望合作,还望能尽快定下来。”
房凝雪笑道:“莫急,合作之事需谨慎,待我们商议后再给答复。”
使者们纷纷点头,退出了大厅。
李承乾看着房凝雪,“凝雪,你觉得这合作可行吗?”
房凝雪沉思片刻,“可行,这能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产业,提升大唐的声誉。”
李承乾赞同道:“只是要注意合作细节,别让对方占了便宜。”
房凝雪点头,“我会安排人仔细拟定合作条款。”
接下来几日,房凝雪和李承乾忙于与各国使者商谈合作事宜。
一位阿拉伯使者提出:“我们想用香料、宝石交换贵国的丝绸和瓷器。”
房凝雪道:“可以,但价格方面需合理。”
阿拉伯使者笑道:“太子妃放心,我们定会公平交易。”
一位日本使者则表示:“我们希望学习贵国的造纸和酿酒技术。”
李承乾道:“技术传授并非不可,但需付出相应代价。”
日本使者连忙点头,“我们愿意用国内的珍稀木材和手工制品交换。”
房凝雪思索后说:“可以先小规模合作,看看效果。”
在商谈过程中,也有使者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
一位波斯使者要求低价大量购买大唐的琉璃制品。
房凝雪坚决拒绝,“琉璃制作工艺复杂,价格不可能太低。”
波斯使者不悦道:“太子妃,能否再考虑考虑?”
房凝雪不为所动,“价格已经很公道,没有商量的余地。”
波斯使者无奈,只好重新提出合作方案。
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大唐与多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