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李斯知晓蒙愔想法,必定要反驳一句:
没有啊,斯真没有为难你啊。
可惜他不是蒙愔腹中蛔虫,无法反驳。
将箭头对准他人,凉凉道:“叔孙博士此言差矣,若无蒙夫人的马镫研究,哪有大秦骑兵势如破竹。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人才无分男女,唯才是举,用之得当,则国之大幸也。”
呦,原来刚刚说话之人是叔孙通啊。
任代诏博士一职,历史上有名的墙头草。
秦朝末年,感觉胡亥不中用了,先后跟从项梁、楚怀王及项羽,最后又跟随刘邦。
从仕秦到归楚,再到降汉,老小子机灵的很。
五年换了六个老板,还被尊为一代大儒,是有几分气运在身上的。
蒙愔自觉不是叔孙通对手,打嘴仗不成。
她只会“抡语”,不会之乎者也。
要不是有系统翻译,连人家叽里咕噜说啥都不知道。
也不是听不懂,就是吧……需咬文嚼字,慢慢翻译。
难怪历史上有句话,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记得诸葛亮辱骂王朗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活生生将其骂死。
还不是因为王朗苦读诗书,能听懂诸葛亮骂的啥。
这要换成她,等对方骂完,她还在逐字翻译呢。
想到这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笑声突兀,恰好对着叔孙通。
不知情者,还以为在嘲讽他。
叔孙通也这么以为,自己说了这么久,对方眼神都不施舍一个。
好不容易看他了,居然发出嘲讽笑声。
叔孙通心中气愤,指责道:“蒙夫人为何发笑?难道吾说的不对?”
蒙愔:“啊对对对,你说的真对。”
“可叔孙博士你知道吗?你有这么高速运转的机械进入秦国,记住我给出的原理小的时候。就是研发人,就研发这个东西的原理是阴间政权管着……”
“为什么地下产这些东西,他说是五世同堂旗下子孙……”
“黄龙江一带全带蓝牙解析……”
蒙愔说的滔滔不绝,大殿一片寂静,全都震惊的看着她。
听不懂。
一个字都听不懂。
拆开来看,能理解部分词汇。
组合到一起,蒙家女在说啥呢。
此时的叔孙通:啊???
想反驳蒙愔说的话,又不知从何反驳。
一张脸皱成苦瓜,“啊啊啊啊”了半晌,愣是一个词都蹦不出来。
淳于越悄悄后退,还好看了“横渠四句”后,被蒙愔镇住,不再跟其作对。
这一段叽里咕噜的话,他也不知从何反驳。
李斯竖起大拇指,眼中全是赞赏。
儒家这群人就爱打嘴仗,每次都要讨论半个时辰才能结束。
不是因为他辩过对方……
而是大王听烦了,用暴力手段将之架出去。
这下好了吧,你们也有嘴炮打输的一天。
蒙愔还在持续输出,叔孙通听的两眼无神,努力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
也有怀疑她在胡说,可听这语速不像啊。
哪有胡说这般流畅的。
还有些乍听无厘头,实则蕴含深意的词。
“或许……是我学艺不精?”儒生们开始怀疑自己。
终于背完了,蒙愔长舒一口气,看向淳于越:“师兄,你怎么看?”
不是想借横渠四句扬名,说她是儒家弟子嘛,那她就赖上了。
冠着儒家名头,行些出格之事。
淳于越讷讷半天:“师妹言之有理。”
至于理在何方,想起荆轲被砸扁的脑壳。
呵,当然是在师妹手中的平底锅上啊。
扶苏也崇拜的看着蒙愔,小声道:“宁,这都是白胡子爷爷教你的?”
居然还有“阴间政权”,听起来就很厉害。
蒙愔自信点头:“是哒。”
嬴政看向一旁史官:“夷宁说的话可有记下?”
史官满头大汗,嘴角沾了墨水,正奋笔疾书,抽空回答:“臣都背下来,马上书写完毕。”
还向蒙愔投去感激目光。
多亏她发明毛笔,书写速度加快,若是刻刀,得刻到猴年马月。
李信悄悄靠近蒙愔,用气音问道:“蒙夫人,刚刚那段话甚妙,就是不知……此为何意?”
听的他云里雾里,不明觉厉。
若他也能学会,下次遇见啰里八嗦的儒生,就这么对付。
蒙愔看着面容年轻的李信,大约二十来岁,同样压低声音回复。
“等我写出完整版,你带回去全文背诵,专门对付儒生。”
李信眼睛发光,迟疑问道:“可夫人师从儒家,也算儒生一员。”
蒙愔挥挥手:“嗨,什么法家儒家纵横家,我只向真理低头。”
李信竖起大拇指:“愔姐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