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项燕已死,乃秦军所为,双方本就结下梁子。
再者说,此时的项羽不过十来岁,好忽悠。
遂不再犹豫,砍了项梁人头。
一连损失两员大将,楚军溃散的更加厉害。
王翦率军直逼寿春。
秦朝以十月为岁首,十月初一,这天被称为腊祭,也是现代意义上的春节。
咸阳街头人影憧憧,到处有传令兵大喊。
“大捷大捷,前线传来消息,楚国已灭,楚王被俘,王将军不日班师回朝。”
“大王,楚国败了,他们败了!”
嬴政立于上方,短暂沉默后嘴角扯出不易察觉的弧度,脸上满是胜利者的从容。
“可说哪天回来?”
“将军说大概一周。”
“彩彩彩!”嬴政嘴角弧度越来越大,从容不再,变得欣喜若狂。
“快些准备,迎接咱们的大功臣。”
史官在一旁奋笔疾书:“秦王政二十一年,楚王负刍虏,楚地定。”
悬在头上的六把剑又去一把,只剩下齐。
齐国都城。
临淄。
作为战国时期最繁华的都城之一,临淄城规模宏大,人口众多。
战国中期,这里的居民约有四十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街道纵横,市场繁荣。
分为工商业区、平民居住区、贵族府邸所在地和齐王宫殿。
《战国策》曾有记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翻译过来就是街道拥挤,车马行人摩肩接踵,衣袖能连成帷幕,挥汗如雨。
齐国位于今山东半岛及河北东南部。
东临大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渔业、盐业发达。
南靠泰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西接中原,与赵、魏相邻,是东方诸国与中原的枢纽。
北连燕国,燕王喜还在此处苟延残喘。
临淄还可通过渤海与辽东、朝鲜半岛贸易。
方便的地理位置,造就齐国经济繁荣,商业发达。
在上林苑的钢铁厂未造出来时,齐国铁器制造技术先进,临淄是冶铁中心。
纺织业也发达,齐国细绢闻名天下,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
还有繁荣的制盐业,齐国沿海,临淄是盐业贸易枢纽。
这里有个庄月之市,汇聚各国商人,交易铜器、丝绸、鱼盐等。
第239章 确认过眼神,都是被收买的人
《史记》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
身为战国时期的超级大都市,临淄的繁荣程度堪比同时期的雅典、巴比伦,是东方文明的经济文化中心。
建造战国时期最早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汇集诸子百家,孟子、荀子、邹衍等都在此讲过学。
学习累了就要放松放松,临淄人喜爱蹴鞠、音乐,六博盛行。
还有华夏最早的制度化官营青楼。
说是青楼也不对,准确来说应该叫“女闾”,乃管仲所设。
《战国策?东周策》提到:“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
目的便是增加财政收入,安抚士兵、商人等流动人口。
吸引各国人才,齐国重视商业,此处成为社交场所。
它更接近国家管理的“官妓”系统,而非民间自发形成的妓院。
后世青楼行业还奉官仲为祖师爷,不过女闾制度与后世青楼有很大差异。
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大都市,在面对秦军铁骑时,又该怎么阻挡呢。
齐王忘记一句话,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齐之强,强在商贾。齐之亡,亡于自闭。
齐长期不参与合纵,等他们反应过来,五国已灭,独留它似小绵羊般,面对虎狼之师。
……
临淄城有个女团迅速崛起,除了喊麦外,还吟诵几首脍炙人口的音乐。
代表作有《最炫民族风》《奢香夫人》《荷塘月色》,但凡听过的,总要跟着唱两句。
走在临淄街头,到处听到有人在哼。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
民众自发凑到一块儿议论:“你说这词儿是谁发明的呢?听一遍就忘不掉。”
“看似很俗,仔细品却又带着雅。大俗即大雅,先贤诚不欺我。”
“听说凤舞九天乐队过两天有场表演,你们去不去看?”
“看,门票钱我都攒好了,这次我要连夜排队,不眠不休也要入场。”
“兄弟你这就落伍了,人富贵之家直接找黄牛代排,随身背着铺盖,你能抢过么?”
“啊?怎么这么卷。”
那人一脸生无可恋,然后愤愤说道:“那我提前一周排队,就不信抢不过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