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穿成扶苏的妻,我选择开打(322)+番外

作者:苜春风 阅读记录

“君子不重则不威,圣人都说了,动手就要下重手,不然树立不了威信!”

淳于越:啊?圣人原来是这个意思么?

这该死的诡辩论,他想起被那个女人支配的恐惧。

再看眼大王,怎么感觉俩人越来越像?

淳于越默默后退,不再针对伐楚一事发表意见。

嬴政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小子怎么回事?才交手一个回合就认输。

啧,玩不起。

没意思。

他都听儿媳说了,扶苏接触抡语好几天后,才慢慢改变心中想法。

以前觉得好大儿容易被带歪,人家说什么都信。

现在看来,淳于越才是笨蛋,连交手都不敢。

嬴政抬头望向屋顶:“人生寂寞如雪啊。”

很快他就不寂寞了,伏生上前一步,唾沫星子横飞,都喷到茅焦脸上。

第238章 楚国灭

“大王,楚非蛮夷也。自鬻熊佐文王,至屈原作《离骚》,楚之文明冠绝南方。

若大王灭其国而毁其史,则《三坟》《五典》之遗,钟仪之乐,谁复传之?

臣请大王伐楚之日,令军士勿焚楚宫典籍,仿周人存殷礼故事。

如此,天下士人必感大王存文之德!”

淳于越诧异的看眼伏生,觉得这老小子变聪明了啊。

不谈军事政治,专注文化保护。

这么说总没错了吧,大王肯定找不到抨击的点。

伏生说完做了跟淳于越一样的动作,目光四处搜寻,没发现那个身影,安心许多。

自扶苏公子娶亲,蒙大人开始上朝后,儒生群体屡屡受挫。

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熬的头都秃了,终于把人熬走。

现在,就是他们大展拳脚、劝诫大王施以仁政的好时机。

听完伏生的话,嬴政频频点头:“你说的很对。”

伏生眼中盛满得意,他就知道大王是通情达理之人,没小人在身边,肯定接受他的劝诫。

却听嬴政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啊。”

伏生附和:“大王言之有理。”

“你也觉得寡人说的对?”

伏生细细思索这句话,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大王这么说,肯定把自己当成君子看待。

拥有宽广的心胸,愿善待楚国典籍,从而善待楚人。

但他总觉得不对劲,到底哪里出错了呢?

伏生一时半会想不到,只能不确定的重复道:“大王说的对?”

嬴政笑着颔首:“既如此,传令下去,天凉了,该让楚国破产了。”

啊?

伏生惊呆了:“大王,不是说善待楚人么?”

“寡人何时说过?”

“士不可以不弘毅。”

“对啊。”嬴政回答的理所应当。

“圣人言,一个战士不可以不弘扬他的毅志,如果他不清楚,那就打到他明白自己的责任远大为止。”

“负刍不乖,楚贵族天天蹦跶,盘剥黔首,为非作歹。楚境内赋税严重,黔首甚至吃不饱饭。

既然楚王不清楚君王的责任,寡人就打到他清楚为止。”

嬴政眯着双眼,看向伏生漫不经心道:“伏博士,你认为寡人说的对也不对?”

伏生呆呆回复:“结果是对的。”

他之所求,便是让黔首安心的活着。

可过程不对。

“既然对,众卿好生做事,稳住后方,让王翦早日拿下楚国才是。”

“诺。”

转眼间春去秋来。

伐楚大军春末夏初出发,正是黔首播种的好时机。

再回首已至深秋,播种南瓜的黔首粮堆满仓。

自项燕死后,大军势如破竹,楚国根本找不到厉害将领对抗。

唯一有实力的项燕幼子,也因楚王怀疑不得施展抱负。

身为项羽的叔父,项梁可是后期反秦起义的核心领袖之一。

他继承项氏的军事传统,能力出众。

擅长统兵,拥立楚怀王孙子熊心重建楚政权,是反秦联军实际领袖。

也是秦末起义中仅次于项羽的核心人物,若未早逝,可能改变楚汉争霸结局。

既然提前知晓此人,蒙愔可不是圣母,也不会养虎为患。

一边给猗兰君送信,让她不惜代价陷害项梁,最好让楚王亲手杀了他。

可惜项梁的名声虽然变坏,楚王终究没下黑手。

蒙愔也没太失望,项梁躲的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在涡河决战时,从系统那儿购买特殊武器,活捉项梁。

蒙武没好气的踹了他一脚:“夷宁,此人领兵能力不错,又不可能背叛楚国,杀了吧。”

蒙愔有点犹豫。

她本来想留项梁一条命,逼迫项羽为秦国卖命。

蒙武一句话打消她的犹豫:“项燕都杀了,让他们父子俩地下相见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