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就说呗,最后玩起成语接龙的游戏。
能不能尊重一下他俩。
烦死了。
昭阳景桓对视一眼,景桓默默开口:“焚琴煮鹤?”
昭阳还没来得及接,新的主角上场。
屈臼突然暴起,摔爵怒吼:“闭嘴,统统闭嘴。”
“好一场雀鼠之戏,昭氏卖国,景氏莽夫,屈氏……满门枯骨,只配填沟壑!”
他痛苦的看向楚王:“大王,您可还记得先王丹阳之恨?秦人割我祖陵,屠我子弟,今日兵败,难道还要跪献社稷吗?”
楚王揽着他的手,眼睛充血,说出的话好似刀扎:“屈臼……寡人只有你了,只有你了。
昔日你叔祖屈原投江明志,你为何不投?为何不投?
你投了,楚魂便能归兮,便能退秦师兮。”
屈臼:……你小子恩将仇报啊,没看昭氏景氏不想理你,故意说些花边新闻转移话题。
他好不容易将话题拉回正轨,商议如何退敌一事,你却让我投江。
屈臼很想掀开负刍的脑壳看看,里面是不是全是水。
这场朝会以一种荒诞的方式结束。
吵架的、互相骂娘的、八卦的、玩成语接龙的,还有求屈臼赴死的。
比元稹的私生活都乱。
说起元稹你可能没听过,说起他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应该知晓。
元稹才华横溢,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年轻时遇到远亲少女崔莺莺,俩人私定终生。
后赴京考试,为了仕途另娶高门女韦丛,说崔莺莺是“尤物”“妖孽”,为自己开脱。
那句千古名句便是为韦丛写的。
值得一提的是,跟韦丛婚姻存续期间,他与多名女子有染。
其中便有著名才女薛涛,那一年元稹31岁,薛涛42岁。
他任越州刺史时,迷恋已婚歌姬刘采春,公然与其同居七年。
这还是生平几段著名情感纠葛,不著名的……不好说。
吵了大概半个时辰,最后以屈臼抱着头喊痛,晕厥作为结束。
屈臼刚被族人抬出宫,便幽幽睁眼,表示他已经好了。
可怜的楚王还在念叨“究竟谁投江才能让东皇满意,大发神威,逼秦人退军呢”。
没人能给他主意。
咸阳宫。
项燕战死,楚军大败的消息传来,乐的嬴政多吃三大盘饺子。
大朝会上。
儒家学者又跳出来蹦跶。
“大王,《春秋》无义战,秦以虎狼之兵伐楚,非吊民伐罪,实为兼并贪暴!”
儒家认为战争必须符合仁义,比如商汤伐桀、武王伐纣,而秦灭楚纯属霸权扩张,违背王道。
“是啊大王,发六十万甲士,千里转粮,民疲于道路,饿殍载道,此非仁君所为。”
“且楚为周室封国,秦灭同姓,毁先王之制,是为无道!”
“大王,武力征服无法长久,应该以礼乐教化怀柔远人才是。”
“大王,民间流传一句歌谣——秦人弓,楚人泪,六国毕,四海沸。战争应该是仁慈的,不该滥杀无辜。”
……
这群人絮絮叨叨,都给嬴政气乐了。
身子前倾, 眯着眼睛看向说话者:“寡人是不是给你脸了?”
儒生:“啊?大王的脸好端端长着,没有给我啊。”
嬴政没忍住笑出声。
儒家学者一看,还以为大王同意他们的说法,谏的更加起劲。
淳于越想,人活一生,要么求名,要么得利。
这可是千载留名的机会,他不能错过。
视线四处搜寻,没看到手持平底锅的女子,心中松口气,上前一步道:“大王,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单纯依靠武力或许会重蹈夏桀、商纣覆辙。
臣以为,可将楚国作为藩属国,并不一定非要灭掉。若大王恃强灭之,恐失天下人心!”
嬴政正准备让人把他拖下去,赏几个嘴巴子就好了,省的夷宁不再老唱反调。
忽然想起儿媳说过的抡语,眼睛一眯有了主意。
“淳于仆射啊,你也是苦读圣贤书之人,身为圣人接班人,怎能忘记他曾说的一句话。寡人这么做,也是因先贤教导啊。”
淳于越有点懵,大王主动发起战争,是圣人指使的吗?
他忘记哪句话,自己怎地不知。
跟个愣头青似的问:“大王说的哪句话?”
嬴政:“君子不重则不威。”
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修养的核心要求之一。
淳于越喃喃自语:“君子若不自重,其言行易流于轻浮或虚伪,难以建立稳定的影响力。”
这跟大王伐楚有何关系?
他问出心中疑惑,嬴政“啧啧”两声,表情嘲讽:“寡人开始怀疑,你的博士之名徒有虚名,连这句话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