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琢磨这俩字,点头道:“确实是捧杀。”
“该死的旧贵族,那你说我该如何应对?”
张良苍白手指握紧策划书:“良一早便说过。”
“让我当神使。”
“对。”
神使是替神仙说话的,肉体凡胎,没有超出凡人范畴。
地位自然没有大王高。
简单俩字,应对居心叵测的贵族。
蒙愔伸出大拇指:“子房啊,你真是太聪明了,听君一席话,犹如庄周带净化。
不枉费我费尽心机将你掳……不是,将你聘请,还有坏蛋害我么?咱把他一网打尽。”
张良无语摇头:“暂时没有,我会帮你盯着的。”
“我就知道张哥最靠谱。”
张良摊开洁白柔软的纸,上面写满小字:“大人请看,这是关于如何分级发放粮种,精准控制民心流向的策划书。”
粗略扫去,这本策划书比论文字数都多,看的她头晕目眩。
简单来说,一是舆论造势,神话粮种来源。
即刚刚提到的给蒙愔安个神使身份,带来可活万民的粮种。
张良道:“大人不是说要开学宫、报社,写些有趣故事?可将此事写上,通过说书人、商旅向楚地扩散,暗示顺秦者得粮。”
“其二,便是“以粮换籍”政策。每户登记入秦户籍,可领瓜种一斗、豆种半斗,另附《秦法种田令》。
强调“垦荒者三年不征赋”,种植南瓜者收半税。这点是否可行,还要看大王意思。
两国边境地更要注意,可由秦军屯田种植,收获时开放参观,楚民见亩产千斤后更易信服。
至于未占区边境,可派粮种密使。派死士伪装商贩,向楚民暗中售卖粮种,并透露“秦军不杀领种之民”。
如此,便可消弭武安君杀楚民带来的恐慌。
先辈再大的仇恨,都比不上送粮之恩。”
张良痛苦说道:“升米恩,斗米仇。大人说的对,当一个人经常做善事,随便做点不好的,便会受到群众谴责。
但若一个十恶不赦之人,随便做件好事,便会显得难能可贵,让人铭记于心。”
蒙愔撇嘴,语气不满:“大王不是坏人,秦军也不是坏兵。”
“但对六国来说,秦军确是虎狼之师。”
“我知道你说的对。”蒙愔有点生气,暂时不想说话,接过策划书自己看。
张良还提出一种“饥饿攻势”策略:对顽抗的楚国城池断粮,同时向周边村落发粮,制造“降秦者饱,抗秦者饥”的对比。
并编写《速种法》,用楚语刻竹简,详细介绍这两种农作物如何种植,产量如何。
并设农博士一职,选拔楚地降卒中的老农,让他优先种植,形成本土代言人。
……
张良的策划书非常详细,写了如何操作,遇到哪些困难,底层小吏如何应对。
就算是一头猪,只要它会说话,都能办好此事。
怪不得厚厚一摞,蒙愔花费一个半时辰才看完。
感慨道:“子房有大才也!”
说罢匆忙进宫,将策划书交给嬴政。
南瓜一般在四月中下旬种植,寒冷地区在五月,豆橛子跟它差不多。
时间紧迫,再不下发粮种将会错过播种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嬴政看完策划书,眼中赞赏快溢出来。
说出跟儿媳一模一样的话:“子房有大才也!”
迅速召集大臣进宫,这一晚,章台宫灯火通明。
一道道政令下达,大臣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将发放粮种一事落到实处。
次日,上林苑接到一则诏书。
张良封官,正式步入大秦朝堂。
内侍朗声念道:
“寡人绍承天命,统御寰宇,六和既一,而民生犹艰。
今有故韩名士张良,秉忠竭智,献策安邦,功在社稷。
良深通谋略,明达治道,寡人嘉其才,念其功,特授:
大秦督农总领,兼领六国安抚使一职。
秩中二千石,总掌天下新种推广、仓廪转运,兼理六国遗民安置,许开府置属,奏事直达王前。
赐玄玉印、紫绶金龟,加食邑三千户,岁帛千匹,许其自辟掾属,专奏而行。
凡郡县农官、仓吏,皆听节制;六国故地流民编户,可由良相机抚定,便宜行事。
布告天下,咸使知寡人重农安民之意。”
看着呆愣不动的张良,内侍笑眯眯道:“张大人,恭喜了。”
蒙愔捅捅他:“愣着干嘛,接旨啊。以后你就是南瓜司二把手,咱俩可要把新种推广一事弄的明明白白,决不能要大王失望。”
蒙愔正义凛然,握紧拳头放在胸前,特别严肃道:“具体怎么做,就要看子房的。”
说是二把手,但她不通政治,最多从系统那儿抠到新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