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穿成扶苏的妻,我选择开打(180)+番外

作者:苜春风 阅读记录

这种情形在郑县各地上演。

一日过后,看着面前几十袋发霉稻米,蒙愔眼神明亮。

赵恪不解的望着她:“蒙大人,不知这些可够?”

蒙愔点头:“够了够了。”

“那下一步?”

她没有卖关子,郑重道:“赵大人可曾听过一句话?”

“什么?”

蒙愔说的缓慢,咬字清晰:“青霉者入药,绿霉者制瘟。”

赵恪脸色一变。

这个时代之人,哪个不是谈瘟色变,赵恪紧咬牙关。

想起蒙愔提到的灭蝗法,简单概括就是:培育绿僵菌,制造瘟虫浆,泼洒蝗区。

「绿僵菌」「瘟虫浆」这六字不管怎么听都不像好东西。

让人联想到僵尸和瘟疫。

这也是幕僚为何疯狂反对的原因。

假如制造出来的东西不但对蝗虫有效,还能感染黔首呢?

届时郑县将变为死城,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明明有更温和的灭蝗法,没必要急功近利。

可蒙愔说了,此法节省人力物力,又能彻底消灭蝗虫,最好用。

赵恪同意这么做,冒了不少风险。

收集好原材料,蒙愔唤来相里和。

少女眼中满满跃跃欲试:“大人,吾已准备好了。”

蒙愔瞥了她一眼,这种人若放到后代,妥妥的实验狂人。

本来她不打算带墨家人,是墨老特意要求,生怕她被其他墨勾搭上,相里氏不能获得一手研究资料。

蒙愔好奇问道:“前段时间给你的书可看完了?”

她给的是初中物理、化学课本。

剔除掉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剩下的让相里和自学。

少女敬佩的看着她,声音愧疚:“还未完全弄懂。”

她以为自己足够聪慧,祖父教的东西看几遍就能懂,不管见到什么神奇机关造物,过段时间都能明白其原理。

可夫人给的书太难了,有些词她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祖孙俩白天研究蒙愔给的图纸,晚上挑灯夜战,俩月过去,还未彻底吃透。

难道是她太蠢了?

相里和有点怀疑人生。

她不擅长掩藏情绪,蒙愔一看便知对方在想什么。

强忍笑意,心中想道:颤抖吧凡人,感受下被物理支配的恐惧。

面上不显,拍拍对方肩膀:“不着急,慢慢学,争取三年内学会。

毕竟初中有三年。

第132章 天才物理少女(吃饭时别看)

千年后的学生在有老师教导的前提下,也要花费这么久才能学会。

不对,蒙愔忽然想起来,虽然初中有三年,但她压根没学会啊。

尤其是物理。

听又听不懂,学又学不废。

正准备宽慰相里和,便听对方“啊”了一声,愧疚中带着疑惑。

“夫人放心,我与祖父已读懂基础,再过半年,就能啃完两本书。”

轮到蒙愔“啊”了一声。

“你的读懂,是看懂出题人的意思么?”

相里和略一思索,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不解问道:“夫人是说那些套上公式,就能得到结果的题?”

她说话时有种不顾别人死活的美。

少女自傲道:“这个太简单啦,只需死记硬背,便能得到答案。”

都给蒙愔整不会了。

她提高声音问道:“统儿,那些题真的很简单?”

系统不解:“很简单啊,跟弱智似的,没有任何难度可言,套公式呗。”

蒙愔:啊?啊?啊?

她记得自己念初中时不是这样的啊,题目中挖了很多坑,就算套对,也不一定得到正确答案。

难道她跟相里和念的不是同一本书?

不可置信说道:“提问,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5分钟行驶1.5公里,求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如果保持这个速度,行驶3公里需要多长时间?”

题目刚念完,相里和立马给出答案:“平均速度5米/秒,需要10分钟。”

蒙愔晕乎乎的:“对么统儿?”

“没错。”

这是非常简单的一道题,但凡念过书都能解出来,但得出答案跟秒出答案是两个概念。

若是蒙愔,她需要先统一换算单位,然后解题。

可相里和居然秒答。

秒答。

前脚说出问题,后脚得出答案。

这就是天才么?

相里和有些委屈:“夫人,下次别用低智问题侮辱我。”

“好好好!”

蒙愔不服,又提出一道相对难的问题。

“提问,一个实心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重为12N,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9N,已知水的密度为 1.0× 103kg/m3,重力加速度 g=10 N/kg。求:

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属块的体积;

3. 金属块的密度。”

相里和又很快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