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穿成扶苏的妻,我选择开打(178)+番外

作者:苜春风 阅读记录

蒙愔不知何时学会嬴政思考方式,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

“本官也觉得利用生态链消灭蝗虫最合适,最好选用绿头鸭,每亩地投放三只即可。”

说完又拿出一张纸:“此为鸭塔,官鸭集中在此养殖,可提高存活率。”

赵恪本就是农家出身,一眼看出鸭塔设计巧妙。

此乃竹木结构的多层禽舍,节约空间,方便管理。

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赵恪意犹未尽。

“下臣这就吩咐人集中绿头鸭,以最快速度编造鸭塔。”

整理的资料被看重,蒙愔也很开心。

眼瞧着赵恪准备离开,犹豫后开口。

“赵大人,等一下。”

赵恪回神:“大人还有何吩咐?”

蒙愔好奇问道:“如今有了消灭蝗虫法,但你知道虫卵在哪吗。”

赵恪脸色不好。

“下臣会尽快组织人手搜寻。”

蒙愔有些犹豫:“若你信我,我有一法,只需寥寥几人,便能彻底消灭对方。”

说罢掏出袖中纸张,赵恪看后面色大变。

不善的看着蒙愔:“蒙大人当真心系郑县?”

怎么想出如此“恶毒”之法。

说恶毒也不准确,因他不了解科学,才会有错误认知。

蒙愔抿唇解释,赵恪不确定问道:“蒙大人可能保证,此法不会感染黔首?”

“我能。”

蒙愔语气严肃:“我是大王派来的使臣,和你一样想尽快解决蝗灾。”

不是为了尽快回咸阳见扶苏。

而是想着,若此法真的有用,大秦便不用受蝗虫侵蚀。

赵恪定定的看着她,突然问道:“听说蒙大人发现亩产千斤的粮种,不知是否属实?”

毕竟此事太过匪夷所思,产量是郑县的几倍,他想信,又不敢信。

生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蒙愔明白了,怪不得对她这般热情,全因南瓜之故。

看来此人确实注重农事。

点头道:“等南瓜收获时,赵大人若有空,不妨来咸阳一趟。”

赵恪不可置信抬头,嘴唇哆嗦:“所以,传言……是真的?”

蒙愔轻轻点头。

“或许能超过一千斤呢。”

“这这这……”超过一千斤的粮食,赵恪想都不敢想,想想都犯罪。

略微泛黑的脸庞出现红晕,克制不住内心激动,起身绕着蒙愔转圈圈。

口中不住嘀咕:“亩产千斤,亩产千斤,天佑大秦,天佑大秦啊!”

随后一拍桌子,斩钉截铁道:“就按蒙大人说的办。”

身边幕僚拼命使眼色。

我的大人哎,这法子实在冒险。

成功还好,若传染给黔首,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一旦控制不住,说不定郑县会变成鬼城,他死了都要被人鞭尸。

见幕僚疯狂眨眼,赵恪疑惑问道:“你眼睛里进虫卵了?”

幕僚:……

有时候挺想骂人的。

蒙愔看出对方顾虑,温声宽慰:“我向你们保证,制作出的东西只对虫卵有效,绝不会危害黔首。”

幕僚撇嘴,不是很信。

他熟读史书,从未听过这种法子。

甚至连只言片语都未记载。

蒙家女发现千斤粮种可以说是运气好,可这种方法,不是运气好仨字就能概括。

难道她是仙人不成?

幕僚摇头,世上哪有神仙,都是利欲熏心之人为满足自身欲望扯的大旗。

他不信,赵恪却信了。

也许是蒙愔名头太大,也许是他迫切渴望拥有新粮种。

又或者是纸张上记录的法子过于详细,让人感受到蒙愔想要治理蝗灾的决心。

总之,赵恪选择信任她。

听完对方要求,俩人深一脚浅一脚离开小院。

幕僚恨铁不成钢:“大人,你不该答应她。

小人觉得生态治理法就很好,水衡都尉管理池诏,可征调民间鸭鹅。田蔷夫那边育有皂鵰,够用了。”

赵恪点头:“便按你说的办。”

幕僚眼中迸发惊喜:“那蒙大人的法子?”

赵恪步伐匆匆:“本官亲自做。”

幕僚声音劈叉:“大人!”

赵恪威严的看了他一眼:“别忘记她的身份。”

除了使臣外,她还是蒙毅之女,长公子之妻,大王最看重的儿媳,大秦蒙博士。

能以女子之身跻身朝堂,不可能没两把刷子。

赵恪有种直觉,对方说的方法绝对有用。

他非常相信自己的直觉,若非如此,也不能屡屡杀敌,获得“不更”爵位。

幕僚怏怏离开,他知道大人决定之事,自己改变不了。

只希望蒙大人的法子不会出差错。

若是害了郑县黔首,他就……

他就……

他就陪大人赴死。

“唉。”空中独留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