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穿成扶苏的妻,我选择开打(136)+番外

作者:苜春风 阅读记录

蝗灾一般发生在夏秋两季,丰收之时。

遮天蔽日的虫子犹如死神镰刀,大肆破坏地里庄稼,导致无数黔首饿死。

官员更是“谈蝗色变”,这玩意儿太恐怖了。

尤其对大秦来说,蝗虫发生频率比别地更高。

便有敌国借此宣传,说秦王政被上天嫌弃。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很容易影响君权。

蒙愔眉头微皱,别的事她可以打酱油。

对于蝗虫卵一事,确实要提前解决。

“大王。”

众臣看着她。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蝗灾,第一,要了解它怎么形成的。”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向来对她推崇的治粟内史说道:“蒙博士,身为蒙家女,你不用为生活奔波,或许不了解蝗灾可怕。这些畜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的。”

“是啊,自商周以来,努力上千余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你当真以为自己有这本事?”

“大王。”

“此乃上天预警,是「天罚」,是「神怒」。好在只是虫卵,只要大王停止伐魏脚步,天灾自会消失。”

说话者乃阴阳家一员,居住在博士府中,好像叫邹阳。

蒙愔翻个白眼:“你在讲什么屁话。”

邹阳:粗鲁,着实粗鲁。

气得他脸红脖子粗:“那你说怎么治理蝗灾?”

“说就说。”

“蝗虫喜欢干燥的环境,内史郡位于关中平原,气候干旱,容易成为蝗灾高发区。”

邹阳:“你又不是蝗灾,怎知它喜欢干燥?”

蒙愔回怼:“我还不是你爹呢,但我会让你知道爹的拳头有多硬。”

众大臣:不讲武德。

邹阳可怜兮兮看向嬴政:“大王!”

嬴政先看眼邹阳,又看向蒙愔宠溺道:“慢点说,再打断夷宁的话,拖出去。”

心里想着:天佑我大秦,看来儿媳做过如何治理蝗灾的梦。

另一个世界之人那般聪慧,能造出天上跑的飞机。

区区蝗虫,不足为虑。

蒙愔小人得意道:“邹大人,并非本官故意针对你,实在是你的问题太蠢。不信问问旁人,蝗虫是不是喜欢干旱环境?”

治粟内史点头,表明她所言不虚。

蒙愔神情严肃:“干旱后的突然降雨,会刺激蝗虫卵孵化。春夏多雨,大人一定要小心。”

若不及时控制内史郡的蝗虫卵,粮种能不能发芽都是问题。

治粟内史担忧问道:“还请蒙大人详细说说。”

“猫吃老鼠、青蛙吃小虫,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同理,蝗虫也有天敌,黔首大肆捕杀鸟类,导致天敌减少,故而加剧蝗灾。”

治粟内史动作一顿:“所以……黔首不想饿死,大肆捕杀鸟类,填饱肚子。结果鸟儿越来越少,蝗虫愈发猖獗,吃掉粮食,饿死之人更多。”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蒙愔:“也不怨他们,都是为活下去。”

“其二,大秦主要种植粟、黍、麦等谷物,单一种植结构容易吸引蝗虫取食。”

“其三,灌溉系统不完善。还是那句话,蝗虫喜干旱。”

治粟内史不解:“郑大人修的渠遍布关中平原,怎会干旱?”

蒙愔语气一沉:“渠修好了,然排水不畅,导致土地盐碱化,进一步加剧蝗灾。”

“诸位可知,蝗虫繁殖速度极快,一只雌蝗虫可产卵数百粒。极短时间内,能形成大规模蝗虫群。”

“它们还拥有长距离迁徙能力,一旦成灾,粮食危矣。”

随着蒙愔讲述,本来对蝗虫卵不甚在意之人慢慢变严肃。

王翦眉头紧皱:“大王,大军不日开拔,所需粮草甚巨,关中平原的春耕不容有失。”

王绾问道:“直接把内史郡发现的蝗虫卵烧掉不成么?”

“应该不成。”

蒙愔皱眉说道:“你发现的只是一小撮,在看不见的地下、河滩、芦苇荡,还有数不清的细小虫卵。春耕在即,黔首忙着播种,没有时间寻虫卵。”

关中平原太大了,将士又要打仗,抽不出足够人手。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该怎么办?”

蒙愔思索片刻:“大王,儿臣愿亲往内史郡,解决蝗灾。”

扶苏:“夫人?”

嬴政:“夷宁?”

父子俩齐齐出声,看着那个瘦小的姑娘。

这一刻,她比一米九的扶苏都高。

嬴政低头望去,发现儿媳脸上满是坚毅。一是忧心粮食,二是忧心黔首。

什么都没问:“准了。”

扶苏上前一步:“大王,儿臣愿同往,帮助蒙大人共同治理蝗灾!”

听到这话,嬴政心中欣慰。

他这好大儿真不错,忧心家国,也一并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