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95)+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林乐悠望进帝王浑浊的眼底,轻声道:“依妾愚见,长生当如驰道边的古松。风霜愈烈,其根愈深。百年沧桑,不过在其躯干上多刻了几道年轮。”

目光转向案上那鎏金丹匣,她声音渐沉:“金石之药,徒具其形。强留的,终究不过是一具空壳。”

殿外从窗枢照进来的光亮映得林乐悠面容格外肃穆:“臣妾斗胆直言,这世间从无真正的长生之道。草木荣枯,日月轮转,皆是天道。强求不朽,反倒失了生之真谛。而陛下开创的伟业,早已铭刻青史。这,才是真正的长生。”

闻言嬴政突然矮身坐下,高大的身躯坐下后,林乐悠这才得以看清这位帝王的真容——冕旒垂下的十二旒玉珠后,是一张与扶苏七分相似的俊朗面容。

但不同于扶苏的温润,嬴政的眉宇间镌刻着经年累月的威严,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帝国重担的痕迹。

林乐悠忽然注意到他鬓角渗出的白发,以及眼角蔓延的细纹。这个发现让她心头一颤。原来那个横扫六合的千古一帝,也会被时光侵蚀。她突然明白了对方为何会执着于长生——此刻坐在她面前的,不过是个试图与天命抗争的凡人。

"你以为..."嬴政突然抓起案几上的一枚丹药,在指间缓缓转动,朱砂的艳红在他苍白的指节间格外刺目,"朕不知这些皆是鸠毒?”他的声音里带着令人心惊的清醒。

"大秦就像朕修筑的驰道,表面平整如镜,可底下..."嬴政捏着丹药的手指猛地收紧,"却是万丈深渊!”

嬴政忽然掷下丹药,抬臂指向窗外。玄色广袖滑落,露出了腕间狰狞的紫斑。

"六国余孽蛰伏如冬蛇,若无朕的鞭笞,顷刻便会如野火燎原!”

林乐悠目光扫过那触目惊心的紫斑,瞳孔微颤,面上却不露分毫。

"朕膝下子嗣众多,却无一人堪当大任。”嬴政的声音忽然低沉下来,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扶苏仁厚心善,可这样的软心肠,如何震慑朝中虎狼之臣?如何抵御六国余孽与匈奴铁骑?若朕驾崩,这大秦江山..."

林乐悠闻言心头一震,终于明白帝王严苛背后的苦心。

"陛下,"她深吸一口气,"妾有些肺腑之言,不知陛下可愿一听?”

嬴政疲惫地抬了抬手:“讲。”

“陛下,秦法如寒冬凛冽,虽能震慑宵小,却冻伤民心。长城巍峨,驰道通达,虽功在千秋,然黔首之力已竭。”她抬眼直视帝王,"若施仁政,轻徭薄赋,使民安居乐业,则祸乱自消。严法可慑一时,仁德方能安万世。长公子常言......”

"他常言'以仁心化剑戟,方为长治久安之道'是吧!。”嬴政冷冷打断道,"'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朕凭铁律鞭笞天下,方有今日之秦。”

"陛下,"林乐悠不退反进,声音如清泉击石,"打天下需铁律,守江山要仁德。治国如同御马,征战之时当挥鞭,太平之日需收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法治为骨,仁政为血,二者缺一不可。唯有刚柔并济,方成圣王之道。”

"放肆!”嬴政突然拍案而起,冕旒玉珠剧烈晃动,"尔敢质疑朕的治国之道?”

林乐悠立即俯首:“妾不敢。妾只想让陛下明白,长公子主张的仁政,并非一无是处。”

殿内陷入长久的沉寂,唯有铜漏滴答作响。良久,嬴政忽然轻笑:“自朕登基以来,你是第一个敢劝朕行仁政之人。”

"妾僭越了。”林乐悠盈盈一拜。

"哼,"嬴政突然话锋一转,"那个逆子,此刻还在东宫为你跪着!”

林乐悠突然跪地道:“陛下,求你让乐悠回东宫一趟,乐悠能劝公子!”

嬴政目光复杂地注视着她:“从进门见朕起,这是你第一次下跪。”

"陛下......”林乐悠刚要解释,就被嬴政抬手打断。

"好了,你退下吧!去劝劝那逆子,但今日所谈,不可向扶苏透露半分。”嬴政背过身去,"朕给你一日时间,能不能找到证据为自己洗脱妖女之名,就看你自己有没有那本事了。”

“谢陛下恩典!”林乐悠郑重应道,缓缓退出殿外。

第49章 扶苏晕倒,林乐悠深情守护】

两日前,东宫。

扶苏自混沌中苏醒,额际钝痛未消。他缓缓睁眼,殿内残烛将尽,窗外曙色未临。

他撑身而起,昏倒前林乐悠被黑甲卫钳制的画面如利刃剜心。”来人!”嗓音嘶哑似裂帛。

阿粟闻言快步跑进寝殿内。

扶苏赤足踏地,“阿粟,给我备轿,孤要去诏狱接乐悠出来。”

阿粟赶紧上前阻拦道:“公子,陛下严令,东宫禁足,您不可踏出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