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80)+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嬴政微微抬眼:“讲。”

周青臣展开竹简:“近日博士官们研读古籍,发现《尚书·禹贡》中记载,上古圣王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设立五服制度,实在是治国安邦的良方。臣等以为..."

"说重点。”嬴政打断他,声音冷得像冰。

大殿角落里,年过五旬的博士淳于越深吸一口气,捧着厚重的竹简大步走出队列。他宽大的衣袖上还沾着昨夜挑灯夜读时滴落的蜡油痕迹。

"陛下,"淳于越声音洪亮,"如今天下虽然统一,但边远地区如燕、齐、楚等地,仍有不安定因素。《禹贡》上说'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这是古代圣王分封诸侯以保卫王室的做法。臣建议效仿周朝制度,将各位皇子分封到边疆要地,为陛下镇守四方。”

大殿内骤然寂静。侍御史手中的记录刀笔悬在半空,一滴墨汁坠落在简牍上,晕开如黑血。

嬴政慢慢直起身体,冕冠上的玉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博士是在教朕如何治国?”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大殿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还是说,博士心中仍怀念六国分治的旧时光?”

淳于越立刻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臣不敢!臣只是..."

"陛下!”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丞相李斯大步走出队列,腰间紫绶金印闪闪发光。他指着淳于越,声音如同金石相击:“淳于越这番话,简直是祸国殃民之论!”

李斯转身面对满朝文武,宽大的官服袖摆如鹰翼般展开:“臣要列举分封制的三大害处!第一,分封必然导致诸侯势力膨胀。周朝衰落,正是因为诸侯强大而天子弱小。第二,法令无法统一。如今我大秦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如果实行分封,必定又会出现各地制度不一的混乱局面。第三,战乱不断。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国家灭亡,诸侯们连自己的国家都保不住!”

李斯每说一条,就向前逼近一步,最后几乎站到淳于越面前。老博士的双手在袖中微微发抖,手中的竹简发出细微的"咔咔"声。

"还有第四点!”李斯突然提高声调,"现在六国的遗民还未完全归顺,如果实行分封,他们一定会借诸侯之名恢复旧国!淳于博士引用《禹贡》作为依据,却不知道这本书正是鲁国儒生所传,里面充满了周礼的糟粕!”

嬴政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的玉玺都被震得跳了起来:“好一个'鲁国儒生'!朕记得淳于越你正是齐国人?”

他大步走下台阶,黑色的龙纹靴踩在猩红的地毯上,如同踏着鲜血而行,"尔等日日研读六国典籍,莫非都在密谋复辟?”

嬴政震怒,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

淳于越面如土色,手中竹简"哗啦"散落。《禹贡》的简片在地上弹跳,最后停在嬴政脚前。

嬴政弯腰拾起一枚,眯眼读道:“'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他突然冷笑,"好个'九州'!朕的大秦三十六郡,倒要被这竹简上的鬼画符重新划分?”

说罢猛地将简片掷向殿柱,"咔嚓"一声断为两截。

"陛下息怒!”李斯急声道,"六国典籍多含此类谬论,若不肃清,必为后世之患!”

嬴政胸膛剧烈起伏,冕旒玉珠簌簌作响:“传朕令:除《秦记》外,六国史书皆焚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他目光扫过瑟瑟发抖的博士们,"限期三十日,违者黥为城旦!”

"父皇!”一个清朗声音突然从殿侧响起。长公子扶苏疾步出列,"儿臣以为此令太过,请容儿臣陈说利害!”

嬴政眯起眼睛:“讲。”

扶苏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其一,博士官失势,私学断绝。今焚书令下,七十位博士将形同虚设,民间讲学之师或隐匿或逃亡,天下教化之道从此断绝;其二,知识黑市必成。人性本好奇,愈是禁止,愈会激发渴望。竹简虽可焚毁,但口耳相传永不可绝。届时暗中交易盛行,反而会使谬论流传更广!”

大殿上已有几位大臣暗暗点头。嬴政却面无表情,只是手指在腰间玉带上轻轻敲击。

扶苏的声音愈发清越,回荡在殿宇之间:“其三,官吏执法将陷两难之境。此令下达郡县后,小吏或为亲朋隐瞒藏书,或借机敲诈良善,法网虽密,终究百密一疏;其四,治理成本必将剧增。查缴书籍需耗费大量人力,各地田赋徭役恐因此延误..."

"够了!”嬴政突然暴喝,声震殿瓦,"朕看你是读书读昏了头!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