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64)+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矿工踉跄着走向洞口的背影,扶苏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临时设立的审讯帐内,赵严被铁链锁在特制的木架上,肥脸上布满冷汗。他的锦袍沾满矿灰,原本精心修剪的胡须也凌乱不堪。

"公子明鉴!下官冤枉啊!”他哭嚎着,铁链随着他的挣扎哗啦作响,"这矿是上面逼着我采的呀,我什么也不知道。”

扶苏把玩着一柄从暗室搜出的铁剑,剑身在火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他的指尖抚过剑脊上"阳工"两个清晰的篆字:“《秦律·工律》私铸兵器者,黥为城旦舂。”他手腕一翻,剑尖突然抵住赵严咽喉,"若用于谋逆,具五刑,诛九族。你可知罪?”

赵严浑身发抖,铁链叮当作响:“是...是监御史吕梁!他每月十五都派人来收铁器!下官只是奉命行事啊!”

帐帘掀起,亲卫长王明快步走入,:“公子,西侧截获三辆运铁车,车夫已经招认,这批铁器是要送往咸阳城西的'永昌'铁铺。”他从袖中取出一块木牌,"这是在领头车夫身上搜出的通行令。”

扶苏接过木牌,眼中寒光一闪。木牌上赫然盖着监御史的印信。

他剑尖在赵严咽喉处轻轻一划,留下一道细细的血痕:“说说看,这批铁器最终会到谁手里?咸阳城中,谁在接应?”

赵严的瞳孔剧烈收缩,喉结上下滚动:“下官...下官真的不知...每次都是吕梁亲自安排..."

"是吗?”扶苏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那这上面记录的,去年腊月你亲自押送十车精铁入咸阳,又是交给谁了?”

赵严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雨幕中的阳城县廷显得格外阴森,青灰色的砖墙被雨水浸透,檐角滴落的雨水连成一道道透明的水帘。

监御史吕梁正在值房内就着昏黄的油灯核对竹简,突然听见衙役慌张的脚步声在回廊上急促响起。

"大人,不好了!那位李公子带着甲士闯进来了!”衙役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雨水顺着他的斗笠滴落在木地板上,洇出一片深色的水痕。

前院已经传来打斗声和金属碰撞的脆响。

门被猛地推开,扶苏带着四名全副武装的亲卫跨入门槛,雨水顺着他们的铠甲滴落在地,在青石板上汇成一小片水洼。

"吕大人。”扶苏一袭墨蓝深衣,腰间玉珏随着他的步伐叮当作响,声音却冷得像冰,"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吕梁将茶盏重重砸在案几上,青瓷碎片迸溅到扶苏脚边,茶水在竹简上晕开一片褐色的痕迹。

"李东晋!”监御史拍案而起,官袍袖口沾着未干的墨渍,"你区区商贾,安敢带兵擅闯官署?《秦律·杂律》明文规定,私调兵甲者当处劓刑!”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微微发抖,下巴上的胡须不住颤动。

王明的剑豁然出鞘三寸,寒光乍现,却被扶苏抬手制止。雨水顺着扶苏的眉骨滑落,在下颌处凝成水珠,最终滴落在青石地上。

"吕大人好记性,如此熟知律法"。扶苏从怀中取出一块青铜令牌,玄鸟纹在闪电中泛着幽光,环绕着篆刻的"扶苏"二字清晰可见。

"那依《秦律·职制》见公子印信不跪者,该当何罪?”

吕梁的面色瞬间变得惨白,目光不断瞟向侧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烛光下闪着微光。

扶苏从王明手中接过一柄铁剑,"啪"地扔在案几上。剑身上的"阳工"铭文在灯光下清晰可见,剑刃寒光凛凛,映照着吕梁惊恐的面容。

"认识吗?”扶苏指尖轻抚剑脊,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情人的肌肤,声音却冷得令人发颤,"按《秦律·效律》,官营作坊的兵器,必须加盖廷尉府烙印。”他的手指停在光滑的剑身上,"这个,没有。”

吕梁突然暴起,扑向侧门,却被守在门口的亲卫一脚踹回。

扶苏上前一步:“每月十五运往咸阳的铁器,经的是谁的手?”

"下官...下官不知..."吕梁面如土色,声音细若蚊蝇,"都是赵严一手操办..."

扶苏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时发出清脆的声响:“那这上面你的印信,也是赵严替你盖的?”竹简上详细记录了近半年来的铁器运输记录,每一页都盖着监御史的大印。

吕梁瘫坐在地上,官袍被雨水和汗水浸透,贴在身上显得格外狼狈:“公子饶命...下官也是受人指使..."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眼神飘忽不定。

"谁?”扶苏的声音陡然凌厉,在雨声中如同惊雷炸响。

吕梁的嘴唇颤抖着,却不敢说出那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