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82)+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满朝文武屏息凝神,只闻殿外暮鸦啼鸣。扶苏的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被暮色笼罩的面容:“自即日起,废除连坐苛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整肃吏治,唯才是举!凡我大秦子民,无论出身,但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皆可擢升!”

扶苏停顿片刻,忽然拔高声音,字字如铁锤击砧:“孤,当承先帝遗志,开万世之太平,以仁德,以法治,再造一个朗朗乾坤!”

长公子圣明!大秦万年!”

蒙恬率先单膝跪地,甲胄在暮色中发出沉重的碰撞声。

紧接着满朝文武如潮水般拜倒应和,呼声震得殿内烛火剧烈摇曳,那声浪穿透咸阳宫阙,随着晚风传遍八百里秦川,仿佛要直达幽冥九泉。

待满朝文武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林乐悠轻移莲步,来到扶苏身侧。

"血火洗净了污浊,"林乐悠望着殿外渐沉的暮色,声音轻得如同晚风拂过檐铃,"大秦,该是新生的时候了。”

扶苏握住林乐悠的手,修长的手指缓缓收拢,将她微凉的手包裹在掌心。

目光越过巍峨的宫门,投向远处苍茫的群山与蜿蜒的渭水。夕阳最后一抹余晖在他深邃的瞳孔中跳动,映出千里江山的轮廓。

"是啊,"扶苏低沉的声音里带着千钧之力,"这新生之路,才刚刚开始。大秦的未来,不在金銮殿上,而在民心向背;不在虎符兵甲,而在田畴阡陌;不在王侯将相,而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黔首肩上。”

殿角的青铜灯盏烛火轻轻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投映在朱漆殿柱上,拉得很长很长。

夜风仿佛送来远处田野的泥土气息,混着‘太平’的清香,在这历经沧桑的宫阙间流转。

第116章 新帝登基】

始皇三十七年冬

扶苏继皇帝位,改元"新始元年"。

半年前,胡亥为彰显新君威仪,不惜征发刑徒日夜赶工,终在这短短数月内,将天下第一宫——阿房宫彻底建成。

而今,这座巍峨壮丽的宫殿群,正静静见证着新帝的登基大典。

天色未明,阿房宫前殿广场上,九十九级白玉阶如天梯般直入云霄,象征着帝位的至高无上与攀登之艰。玄色织金地毯自阶顶倾泻而下,两侧青铜灯盏如林而立,跳动的火光宛若星河坠地。

广场中央,九座青铜巨鼎巍然矗立。鼎身铭刻的山川河海在火光中若隐若现,日月星辰的纹饰随着青烟流转。鼎内松脂熊熊燃烧,袅袅青烟直上九霄,与将明未明的天色融为一体。

殿门两侧,十二尊青铜巨人肃然而立。这些高达三丈的巨像身披重甲,手持长戟,威严肃穆,恍若镇守天界的神将。

天色渐明,广场上已肃立着文武百官。他们身着朝服,分列于玄色织金地毯两侧,如松柏般静默伫立,庄严肃穆。

𪠽——

辰时正刻,九十九支青铜号角骤然齐鸣。

"呜——”

雄浑苍凉的号角声穿透云霄,如巨龙初醒的咆哮,撕裂黎明前的寂静。

声波激荡,震撼着广场上每一个人的心神,一股源自血脉的肃穆与激昂随着这远古之音席卷全场。

"吉时已至——新君登位——”*

谒者令那经过特殊训练的嗓音悠长高亢,如无形的利剑劈开号角余音,清晰地传遍广场每个角落。

朱漆宫门缓缓洞开。

所有人的目光,在这一刻齐刷刷投向广场尽头——那扇象征着天命的巨大宫门正徐徐开启,晨曦的第一缕金光恰好穿透云层,洒在缓缓显现的身影之上。

宫门洞开,扶苏的身影自光影中徐现。

他身着玄色衮服,十二旒冕冠垂下的玉珠在晨光中流转着温润的光泽,每一串都沉淀着天命的重量。衣领袖缘的金线玄鸟暗纹若隐若现,腰间玉带上悬着的太阿剑寒芒内敛——这柄曾嬴政征战四方的神兵,此刻正静静诉说着血脉的传承。

扶苏一身装束不尚奢华,却透着沙场淬炼出的凛冽之气,更显新君的沉稳与锋芒。

当扶苏第一步踏上玉阶时,天地为之一肃。无形的威压如泰山倾覆,广场上黑压压的朝臣们不约而同屏息垂首。

扶苏的步伐不疾不徐,锦靴踏在织金玉阶上的闷响,恰似历史的鼓点,在天地间回荡。

他的面容沉静如水,目光扫过两侧肃立的百官,扫过如林的甲士。没有刻意的威仪,但那历经沧桑、肩负苍生的气度,已让所有仰望者心生臣服。

一步,一步。扶苏独自一人,沉默地攀登着这象征权力巅峰的九重玉阶。

风似乎更大了,卷起扶苏鬓边的几缕发丝。下方的广场,死寂一片,只有旌旗在风中猎猎翻卷的声音,以及无数颗心脏因激动和敬畏而加速搏动的无声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