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72)+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短暂的沉默后,周勃第一个迈出脚步,紧接着,三万士兵齐刷刷地向前一步。

韩信嘴角微扬:“很好。那么,训练开始。”

这一次,无人敢再怠慢。三万人迅速排成方阵,虽然歪歪扭扭,但至少有了军队的样子。

第107章 韩信整军砺刃,展露才能(下)】

接下来的日子,韩信开始严厉操练这支队伍。他深知,若不能让他们脱胎换骨,自己这个军师便永远无法服众。

他首先将三万人分成六营,每营五千人,各设一名营正,由起义军中原本的小头目担任。

每日破晓,韩信便披甲立于校场中央。他示范持剑的姿势时,会握住那些农夫粗糙的手腕调整角度;教授盾牌格挡时,会亲自承受新兵的全力一击。有个瘦弱少年总握不稳长戈,韩信便命人削了木棍,日日陪他练习到星斗满天。

他为这支队伍量身打造了一套简易的指挥体系:赤旗冲锋,玄旗固守;三通鼓进,两通鼓退。白日里操练方阵配合,入夜后加训暗夜行军。更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夜半突袭——往往三更时分,战鼓骤响,火把齐明,要求全军即刻整装列阵。

起初,怨声载道。有人偷懒耍滑,韩信当即令其背负沙袋绕场二十圈;有人消极怠训,便被罚去清洗全营铠甲。严苛的军法让士卒们背地里叫苦不迭。

"这厮比秦军将校还狠三分!”炊烟袅袅处,总有人揉着酸痛的臂膀抱怨。

可渐渐地,另一种声音开始流传:“但他从不克扣口粮,赏罚分明。”

"那夜我发热,他还遣医官来看诊。”

"他教的都是保命的真本事……”

渐渐地,这支散漫的队伍开始有了军队的样子。他们学会了如何列阵冲锋,如何配合防守,甚至能熟练变换几种基础阵型。

那些曾经嘲笑他们的秦军老卒,如今路过校场时,都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眼中闪过诧异之色。

二十日后,韩信向扶苏请求,让他的新军与李信麾下的精锐进行一次模拟对战。

"你确定?”扶苏微微挑眉,"李信的兵可是百战精锐。”

"正因如此,才要试试。”韩信平静道,"若连演练都不敢,如何上阵杀敌?”

扶苏点头应允。

对战当日,李信亲自率领三千精锐,对阵韩信的三千新兵。

按照规则,双方使用木制兵器,沾朱砂为记,中要害者"阵亡"。

"韩军师,可别输得太难看。”李信骑在马上,略带嘲讽地说道。

韩信只是微微一笑,不发一言。

战鼓擂响,李信率军冲锋,打算一举击溃韩信的新兵。然而,当他的骑兵冲至阵前时,韩信的军阵突然变阵——前排盾兵蹲下,后排长矛突出,形成一道刺猬般的防线。骑兵冲势受阻,阵型大乱。

"变阵!”韩信令旗一挥,新军闻令而动,左右两翼如雁翅般展开,行动之迅捷竟不逊于正规秦军。转眼间已完成对李信中军的合围之势,阵型变换行云流水。

李信大惊,急令变阵突围。然则这支曾被讥为"乌合之众"的新军,此刻却展现出惊人的默契。枪阵如林推进,弓弩轮番齐射,将突围的骑兵尽数逼回。

不到半个时辰,李信的三千"精锐"竟被全歼,而韩信只损失了五百人。

观战的将领们目瞪口呆。

"这……怎么可能?”李信喃喃道。

扶苏眼中闪过赞许之色,缓缓点头:“好一个韩信。”

此战之后,军中再无人敢小觑韩信。那些曾经嘲笑他的将领,如今见到他,也不得不抱拳行礼,尊称一声"韩军师"。

就连李信,也在战后亲自找到韩信,沉声道:“韩军师用兵如神,李某佩服。”

韩信淡然一笑:“李将军过奖,不过是新兵侥幸罢了。”

李信摇头,"我输得心服口服。”

扶苏得知后,召见韩信,笑道:“看来我这个军师没选错人。”

韩信拱手:“全赖公子信任,信才能一展所长?”

侍立一旁的林乐悠温声道:“韩军师过谦了。观今日演武之阵,这般练兵之才,实乃当世无双。”

"乐悠此言不虚!”扶苏朗笑击节。

韩信转向林乐悠,目光诚挚:“林策士谬赞。听闻阁下在九原郡时,所制铁兽力扛千钧,改良的连弩射程倍增。此等利国利民的巧思和济世之才,信远不能及。”

"好了。”扶苏抬手止住二人谦辞,眼中含笑,"得二位贤才相助,实乃孤之大幸。”他转身指向案上舆图,"韩军师以为,接下来当作何打算?”

韩信目光如炬,手指重重落在咸阳方位:“再予臣十日,新军便可随主力出征。”他声音沉如金铁,"届时必为殿下叩开咸阳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