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70)+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韩信从容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羊皮,徐徐展开:“此乃小人凭记忆绘制的咸阳周边地形详图。”

羊皮上墨迹纵横,山川城池纤毫毕现,更有数条朱砂标注的隐秘小径蜿蜒其间。

扶苏指尖轻抚地图,眉峰微挑,不禁惊叹其详尽准确,甚至这些山道连他这个长公子都未曾尽知。

"胡亥虽挟持宗亲,但其统治不得人心。”韩信指着地图在咸阳西郊画了个圈,"可遣千人精锐由此翻越秦岭,七日内可抵此处。”他的指尖又移向城内几处要地,"入城后分兵,一部分保护宗亲所在,一部分暗中待命。同时公子率大军佯攻城门,逼胡亥调城内守军驰援,待城内火光为号,内外夹击,咸阳可破。”

扶苏沉思良久:“风险很大。若这支奇兵被发现,将全军覆没。”

"用兵之要,正在虚实相生。”韩信从容不迫,"胡亥骄矜,必不信殿下敢行此险着。近日归附的陈将军部众,正可大张旗鼓操练,为疑兵之计。”

扶苏眼中闪过赞赏:“可他们才刚刚来投,战力可堪忧。”

韩信唇角微扬:“公子让日前蒙将军亲自督训,不正是为了增其战力?”见扶苏神色微动,韩信又补充道:“小人虽位卑,却时刻留心军中动向。”

两人一直谈到深夜,从战略战术到粮草补给,韩信无不应对如流,许多见解令扶苏茅塞顿开。当韩信告退时,东方已现鱼肚白。

晨光熹微,扶苏升帐议事。当宣布韩信擢升军师时,满帐将领顿时哗然。

"公子三思!”老将李信拍案而起,甲胄铿锵作响,"军国大事岂可儿戏?一个无名之辈的谋划,如何服众?”

蒙恬也沉声道:“臣附议。”

韩信静立一旁,面容如古井无波,唯有眼底闪过一丝黯然。

扶苏缓缓起身,玄色大氅在晨光中泛着暗纹:“诸位皆是我大秦肱骨之臣,战功赫赫。然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才。”他转向韩信,"昨夜孤已亲验其才,确为良佐。”

"不过是纸上谈兵!”李信冷笑。

"既如此。”扶苏突然话锋一转,"李将军,假设以我们所处的函谷关为例,若令你率五万大军攻函谷关,需几日可下?”

李信略一沉吟,傲然道:“若备足攻城器械,十日必破!”

扶苏目光移向韩信:“军师以为?”

韩信向前半步,声音清越:“函谷天险,强攻徒损士卒。依在下之见,可遣死士夜攀绝壁,里应外合,一夜可破。”

"痴人说梦!”李信仰天大笑,"那悬崖如刀削斧劈,飞鸟难渡!”

韩信不疾不徐:“西北侧岩壁看似陡峭,实则暗藏裂缝可攀。正因其险,守军必疏于防范。”他眼中燃起灼人的光芒,仿佛已将那悬崖尽收眼底。

扶苏注意到,此刻的韩信宛如出鞘利剑,锋芒毕露。

"李将军。”扶苏抬手止住争论,"予你三日之期。若能献上更佳方略,军师之位拱手相让;若不能,便请遵孤决断,如何?”

李信面色阴晴不定,最终重重抱拳:“末将遵命!”

众将散去后,蒙恬眉头紧锁地留在帐中:“公子,如此破格提拔,恐寒了老将们的心啊。”

扶苏负手而立,目光穿过帐门望向校场上操练的士卒:“蒙将军,你且看这些将士,可知他们为何而战?”

蒙毅迟疑道:“自然是为殿下,为大秦基业..."

"错了。”扶苏轻轻摇头,阳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投下阴影,"他们为的是活命,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平安归乡。若孤不能带给他们胜利,再赤诚的忠心也会在漫长的对峙中消磨殆尽。韩信没有资历,却握有破局之钥,这正是三军最需要的。”

三日期满,李信虽心有不甘,但也未能提出更好的策略,只能接受扶苏任韩信为军师之意。

然而将领们的抵触情绪如阴云般笼罩军营。

为树立韩信威信,扶苏决定给他一个实际任务。

"陈胜吴广残部三万余人前来归附,就交由韩军师整编操练,如何?”扶苏的声音在军帐中回荡。

韩信眼中精光闪动,郑重抱拳:“韩信定当竭尽全力!”

待韩信告退后,蒙恬忍不住低声道:“公子,那些起义军鱼龙混杂,末将都难以管束,您当真相信他能..."

扶苏凝视着韩信渐行渐远的背影,晨曦为他镀上一层金边:“我信。真龙终有腾云时。或许此刻,我们正在见证一条蛰龙的觉醒。”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

第106章 韩信整军砺刃,展露才能(上)】

扶苏力排众议,执意将整编陈胜起义军的重任交付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