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64)+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第二斧破风而下时,李斯浑浊的瞳孔突然清明。他看见自己胸腔喷出的血箭在空中舒展,恰似三十年前封禅泰山,那支狼毫在玉版上挥就的第一个"永"字——当年墨中掺了金粉,如今血里混着骨屑。

当李斯残破的身躯终于断成两截时,赵高正从袖中掏出一卷《仓颉篇》竹简投入炭盆。

焚烧的简片发出毕剥声响,恍若当年兰陵学宫里,少年李斯夜读韩非著作时,灯花爆开的动静。

第101章 殳剑立信,陈胜归顺】

扶苏正在沙盘前与蒙恬推演军情时,快马送来了咸阳的密报。

竹简展开的刹那,扶苏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李斯死了。”

蒙恬猛地抬头,却见扶苏神色平静得可怕。

"腰斩于市,夷三族......”扶苏轻声念着最后几个字,忽然冷笑出声:“好一个胡亥,好一个赵高。”

扶苏缓缓踱至窗前,望着咸阳方向,指尖在窗棂上叩出规律的轻响。

蒙恬忍不住上前:“公子,李斯矫诏......”

扶苏的手指缓缓摩挲着竹,声音低沉而克制:“孤知道。他罪当诛,却不该以这样的方式。他本该因矫诏之罪明正典刑,堂堂正正地死在法场上,而不是......”话音微顿,指尖在"通敌"二字上重重一碾,"沦为赵高玩弄权术的祭品。”

"伪造证据、私刑逼供、亲族连坐......”扶苏一字一句地念着,忽然低笑一声,笑声里带着刺骨的寒意:“当年他执笔编纂《秦律》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被这森严法网,绞得血肉模糊?”

扶苏将竹简"啪"地一声合拢,仿佛为这位大秦丞相的一生,画上了最后的句点。

林乐悠轻声道:“公子,密报上说李斯门客尚有千余人流放骊山。”

"派人截下。”扶苏眸光一凛,"愿效忠者充军,老弱者归田。李斯门客多为饱学之士,或可为孤所用。”

他转身走向沙盘,指尖重重点在咸阳位置,勾起一抹冷笑,"至于赵高...且让他再得意几日。待孤回师咸阳,定要让他尝尝真正的'法度森严'。”

"报——!”

扶苏话音刚落传令兵疾步入帐,单膝跪地时铠甲铿锵作响,"陈胜、吴广率三万义军来投,现已在关外候命!”

扶苏眉梢微动,蒙恬立即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殿下,此二人乃戍卒出身,又公然举旗造反,恐有异心,不得不防……”

扶苏抬手止住蒙恬未尽之言:“当年商君有言:'英雄不问出处'。他们揭竿而起是为苛政所迫,如今不占地称王,反来投奔,足见其心。”话音转沉,"若能收为己用,方为上策。若拒之门外......只怕会逼出更多揭竿之人。”

"开城门。孤要亲自相迎。”说罢便大步流星向外走去,靴底踏在青石板上声声铿锵。

当沉重的城门在绞索声中缓缓开启时,陈胜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本以为至少要经过数道关卡盘查,才能见到那位传说中的长公子。

却见城门洞开处,一位素袍玉冠的贵公子徒步而来。 守城将士齐刷刷单膝跪地:“参见公子!”

吴广突然扑通跪地:“俺们陈王说...说情愿归顺公子..."他从怀里掏出血书,"这是俺们弟兄按的手印,都愿跟着公子打暴秦!”

"陈王?”蒙恬冷笑,"一个戍卒也敢称王?”

扶苏沉默地接过帛书展开。帛书上,那些歪扭的血指纹像无数挣扎的蝼蚁,密密麻麻地爬满绢面。

"公子、将军容禀!”陈胜上前深深一揖。

"误期当斩,横竖都是死路一条......”陈胜抬起布满风霜的脸,喉结剧烈滚动着,"我们这些戍卒,实在是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至于称王——”他回头望了眼身后瑟缩的同伴,苦笑道:“不过是兄弟们饿昏头时的浑话,望公子海涵。”

"无妨。”扶苏的声音不大,却让躁动的义军瞬间安静下来。

扶苏的目光缓缓掠过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草鞋露出黢黑的脚趾,生锈的戈矛缠着破布,更有甚者握着削尖的竹竿。

那些面黄肌瘦的汉子们瑟缩着,当看到秦军森严的玄甲战阵时,几个少年竟吓得打起了摆子。

扶苏忽然向前走去,在万众瞩目下伸手拍了拍陈胜结满老茧的肩膀:“孤读过你那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檄文。写得很好,有志气。”

陈胜黝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这个曾在暴雨中高呼"壮士不死即已"的汉子,此刻竟结巴起来:“那、那都是饿急了眼胡诌的......”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破旧的衣角,"公子不嫌我们这些闾左贱民就......”话音未落,喉头已然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