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52)+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宫墙内外,白幡层层垂落,将整座咸阳宫笼罩在一片凄冷的雪色之中。

"咚——”

沉重的丧钟骤然撕裂黎明。钟声在咸阳城的街巷间层层荡开,尚在睡梦中的百姓被惊醒,推开窗棂的手都在发抖。

"咚——咚——”

九记钟响,一声比一声凄厉。最后一声余韵未绝,宫门处已传来谒者撕心裂肺的哭喊。

"陛下——驾崩了!”

右相冯去疾踉跄着冲上前,一把揪住守将的领甲,声音因惊怒而嘶哑:“陛下何时发的丧?为何满朝文武无人知晓?!”

苍老的手指在铁甲上擦出血痕,守将却只是木然垂首,玄铁面甲后传来沉闷的回应:“丞相恕罪,末将...也是方才接到中车府令的手谕。”

宫墙内,白幡忽然被狂风掀起,露出后面森然列阵的黑甲卫。

卯时三刻,议政大殿内鸦雀无声。

李斯独立于九十九级白玉阶顶端,玄色朝服外罩粗麻斩衰,腰间玉带已换成草绳。阶下百官皆着素服垂首。

赵高身着素服,手捧鎏金诏匣缓步走上玉阶。他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百官心上,沉闷的脚步声在殿内回荡。

"陛下遗诏在此。”

百官以额抵地,素服在青砖上铺开如雪。赵高缓缓展开绢帛,尖细的嗓音在殿梁间盘旋:

制诏丞相斯:

朕巡行天下,祷祀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

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朕之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疾诣咸阳会葬。

十八公子胡亥,仁厚敦敏,宜承大统。丞相斯其速奉玺绶,立为二世皇帝。

卅七年七月丙寅

殿内顿时如沸水炸锅,一片哗然。

冯去疾猛然抬头,额前青筋暴起,花白胡须剧烈颤动:“荒谬绝伦!立嫡立长乃祖宗成法,纵使陛下另有所属,也断不会赐死长公子!”

李斯冷着脸道:“冯相若不信,可亲自查验。此乃陛下亲笔所书,玉玺加盖,岂能有假?”

随即百官传阅诏书,只见字迹遒劲有力,确实是始皇帝笔迹。印玺鲜红如血,正是传国玉玺的印记。

廷尉姚贾皱眉道:“扶苏公子手握重兵驻守上郡,若见诏书有疑......”

"诏使已携御剑北上。”赵高阴冷的目光扫过众人,"若有人抗旨不遵,便是谋逆大罪。”

冯去疾突然仰天大笑,笑声凄厉如枭:“好一个抗旨!这分明是矫诏!”他猛地转向李斯,官袍翻卷如怒涛:“李斯!你贵为左相,百官之首,当真辨不出此诏有诈?”

李斯面色阴沉:“冯相慎言。质疑遗诏,形同谋反。”

"谋反?”冯去疾一把扯下冠冕,花白的头发散落肩头,"老臣侍奉陛下三十余载,今日竟要被你这等小人以谋反罪相胁?”

他转身面对满朝文武,嘶声喊道:“诸位同僚!陛下死因蹊跷,遗诏更是不合常理!此事若不查个水落石出,我大秦江山危矣!”

殿中死寂如渊,唯有冯去疾沉重的喘息声在梁柱间回荡。

赵高冷笑一声,轻轻挥手。一队黑甲卫立即涌入,将冯去疾团团围住。

"右相冯去疾,抗旨不遵,意图谋反。”赵高阴柔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即日起罢黜丞相之位,禁锢府中,听候发落。”

冯去疾突然仰天长笑,笑声中满是悲怆。他猛地扯下腰间相印,在众目睽睽之下重重砸向金砖地面。

相印碎裂的脆响中,冯去疾须发皆张,怒目圆睁:“奸佞当道,国将不国!老夫今日就算死,也要在九泉之下向陛下痛陈尔等罪状!”

黑甲卫的刀戟已抵住他的咽喉,锋刃在颈间压出一道血线。冯去疾却浑然不觉,浑浊的老眼中迸发出骇人的精光,死死盯着赵高那张阴柔的脸。

————

三丈素帛猎猎翻卷,玄色讣告张贴于十二座城门:

"皇帝巡狩天下,劳心万民,今龙驭上宾。遵遗诏,太子胡亥继位,以承宗庙。”

墨迹未干的讣文在夕阳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消息如野火燎原,转瞬间传遍咸阳大街小巷。

市井坊间的窃窃私语渐渐汇成汹涌暗流,惊飞了城阙上的寒鸦。

是夜,咸阳灯火通明却无人安眠。六国旧贵族的府邸后门频繁开合,车马辚辚声中夹杂着刻意压低的楚语燕言。

茶肆酒坊里,庶民们攥着陶碗的手不住发抖——谁都记得商君之法,新君即位往往意味着更严苛的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