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38)+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寅时三刻的咸阳城门下,火龙般的火炬照亮了雪夜。

林乐悠裹紧银狐大氅立于车驾前,最后回望了一眼身后巍峨的宫阙。阿粟正在前头清点物资数目,阿蛮则仔细检查着每一辆马车的车辕。

"姑娘,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孟姑将鎏金暖炉安置在车厢内,忽然压低声音道:“昨夜少府额外调拨了二十匹上好的战马......说是陛下特意嘱咐的。”

林乐悠眸光微动,转而望向北方苍茫处——在那片风雪尽头,有人正守着边关的烽燧狼烟,等候着这场期盼已久的重逢。

"启程!”

车辙碾碎千里冰霜,天边的启明星正破晓而出。

第81章 上郡重逢】

咸阳城外的官道上,几十辆马车排成长龙,车轮碾过积雪,发出沉闷的咯吱声。

林乐悠坐在最前方的车驾内,裹紧大氅,透过车帘缝隙望向外面苍茫的天地。

"乐悠姐姐,前面就是泾阳了。”阿粟骑马靠近车窗,声音裹着风声传来,"按这个速度,天黑前能到驿站。”

林乐悠点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玉珏。

离开咸阳已六日,沿途所见皆是银装素裹的荒野,偶尔经过村落,也只见到寥寥炊烟。

北地的冬天,远比林乐悠想象的更冷。她轻轻呵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寒风中迅速凝结消散。

入夜后,车队在驿站休整。林乐悠刚下马车,就被扑面而来的寒气激得打了个哆嗦。阿蛮急忙递来暖炉:“边关苦寒,圣女千万保重身体。”

驿丞是个满脸风霜的老兵,见朝廷使节到来,连忙命人烧热炕、煮姜汤。

林乐悠接过陶碗,滚烫的姜汤入喉,辛辣的热流顺着喉咙蔓延至四肢百骸。

喝完姜汤,林乐悠望着驿馆外漆黑的夜色,忍不住想——扶苏此刻在做什么?是否也在这样的寒夜里,独自批阅军报?他的营帐可还暖和?手上可有冻伤?

越往北行,风雪越盛。

第二十日,车队行至洛水,河面已结厚冰,车马需从冰面上小心通过。

林乐悠下车步行,靴底踩在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阿粟在前方探路,手中的长矛不时敲击冰面,试探厚度。阿蛮则寸步不离地护在她身侧,警惕地环视四周。

"过了洛水,再行两日就到上郡了。”阿蛮低声道,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

林乐悠轻轻"嗯"了一声,目光却落在远处隐约可见的长城轮廓上。

灰黑色的城墙如巨龙般蜿蜒于群山之间,在风雪中若隐若现。

那是扶苏日夜督造的地方,林乐悠仿佛能看到扶苏站在城墙上,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模样。

然而,就在车队即将渡过洛水时,变故突生。

"有匈奴游骑!”前方斥候突然高喊。

林乐悠心头一紧,只见远处雪幕中冲出十余骑,马蹄踏碎冰面,箭矢破空而来!

"保护圣女!”阿粟拔剑大喝,侍卫们迅速结成防御阵型。阿蛮一把拉住林乐悠,将她护在身后,另一手已抽出佩剑。

箭矢钉入冰面,发出刺耳的脆响。林乐悠心跳如鼓,却强迫自己镇定——她不能乱,更不能拖累众人。她紧紧攥住袖中的玉珏,仿佛这样就能获得力量。

所幸匈奴人只是小股斥候,见车队护卫森严,很快撤走。

但这场遭遇让所有人更加警惕。阿粟的铠甲上多了一道箭痕,阿蛮的手背也被飞溅的冰屑划出血痕。林乐悠取出金疮药为他们包扎,手指微微发抖。

接下来的路程,林乐悠再未下车,只在车内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和侍卫们紧张的交谈。

第二十二日黄昏,车队终于抵达上郡。

远处城墙上的已亮起火光,在暮色中如星辰般闪烁。林乐悠掀开车帘,寒风夹杂着细雪扑面而来,她却浑然不觉,只紧紧盯着城门方向。

"前方可是咸阳来的犒军使节?”城上守军高声询问。

阿粟上前应答:“奉陛下旨意,圣女代天慰问边军!”

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重的吱呀声。林乐悠的心几乎要跳出胸腔。她下意识整理衣襟,手指微微发抖,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然而,迎接她的并非扶苏,而是一位陌生的将领。

"末将王离,参见圣女。”年轻将领抱拳行礼,甲胄上的冰晶随着动作簌簌落下,"长公子正在城北巡视新筑的城墙,已派人去通传了。”

林乐悠勉强压下失落,颔首道:“有劳将军。”声音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干涩。

林乐悠被安置在郡守府暂歇,屋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刺骨的寒意。

坐在案前的林乐悠,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思绪却早已飞到了扶苏身边。侍女送来热汤饭食,她却食不知味,只小口抿着热汤,眼睛不时瞟向紧闭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