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29)+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御案前的玄色织锦地衣上,七尊兽面纹青铜鼎正蒸腾热气,鼎中羹汤翻滚,浓郁的肉香弥散开来。

最中央的鑊鼎足有半人高,炖着胶质浓稠的熊蹯羹,汤汁金黄透亮,太官令手持玉匕,为每位宗亲分盛,羹汁滑落时拉出细长的金丝,足见火候之精到。

"尝尝这个。”扶苏执起玉箸,从鎏金鱼盘中拣了一块雪白的鲈鱼腩,轻轻放入林乐悠的青玉食碗中。鱼身上淋着的琥珀色酱汁在烛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嗯嗯,好吃!”林乐悠用银匙舀起鱼肉,细细品尝后眉眼弯弯地点点头。鱼肉入口即化,鲜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带着淡淡的橘皮清香。

此时殿中乐声渐转清越,胡亥迎着旋律起身。他头上那顶珊瑚玉冠在灯火映照下流光溢彩,红珊瑚雕琢的蟠螭纹与白玉交相辉映。

他整了整锦绣衣襟,步履从容地来到嬴政御案前,在织金地衣上恭敬行礼。

"儿臣特命南海郡守采得夜明珠十斛,择其最莹润者镶嵌了一架翡翠屏风。”胡亥的声音清朗悦耳,"恭祝父皇仙寿永昌,福泽绵长。”

话音方落,八名内侍抬着一架六曲屏风缓步至御前。

屏风通体以整块翡翠雕琢而成,其上用明珠缀成的蓬莱仙山图在烛火下熠熠生辉。明珠或明或暗,恰似云海中若隐若现的仙山楼阁,当真是巧夺天工。

嬴政倚着玄豹皮软垫,目光在明珠屏风上流连,修长的手指轻轻叩击案几:“亥儿孝心可嘉。”

"父皇喜欢就好!”胡亥眼中闪过一丝得色,珊瑚玉冠随着他转身的动作轻轻晃动,"明珠还有剩余,儿臣以为——”他忽然转向东侧玉席上的扶苏,唇角勾起一抹浅笑,"长兄既要去上郡监军,不如带上这些夜明珠,也好照亮边关寒夜。”

殿中霎时响起一阵压抑的低笑。几位宗室女眷以团扇半掩朱唇,织金扇面下隐约可见翘起的唇角;几位年轻公子交头接耳,腰间玉佩随着轻笑微微颤动。

嬴政眉头微蹙,指节在玄豹皮软垫上轻轻一叩,冕旒下的目光晦暗不明。

扶苏缓缓放下手中的青铜酒樽,抬眼望向胡亥,目光平静如水:“多谢亥弟美意。”声音不疾不徐,"只是长城戍卒,更需要冬衣粮草。亥弟既如此豪阔,不如捐些实在的。”

阳泉君芈宸把玩着手中的犀角酒樽,突然轻笑一声插话道:“扶苏公子最是仁德,想必已深得'以德服人'之妙,自然是不需要这些夜明珠的。”他眯起眼睛,琥珀色的酒液在樽中微微晃动,"只是不知这'仁者爱人'之道,可否教匈奴退兵?”

席中霎时一静,几位老宗亲交换着眼色,年轻些的宗室子弟则屏息凝神。

"阳泉君此言差矣——”林乐悠霍然起身,声音清越:“'仁者爱人'是不滥杀,却非不杀敌!”她看了眼御座方向,目光灼灼,"陛下灭六国,难道只靠严刑峻法,而无'吊民伐罪'之仁义?匈奴若敢犯境,长公子自当持剑卫疆,但若滥杀百姓以充军功......”她冷笑一声,"怕是连商君在世,也要骂一句'酷吏误国'!”

说罢,林乐悠转向嬴政恭敬行礼:“陛下圣明,既用李相立法,亦设博士宫议礼。可见治国需刚柔并济——”她眼波微转,看向赢傒,"阳泉君一味贬斥仁义,莫非觉得......陛下兼收儒法之策是错的?”

最后几个字说得极轻,却如重锤般砸在席中。

阳泉君芈宸闻言急忙对嬴政行礼道:“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这...这圣女信口雌黄,陛下万勿听信!”

嬴政摆摆手道:“无妨。”

席上紧绷的气氛顿时缓和。编钟声重新响起,宗亲们纷纷执箸,或低声交谈,或细品佳肴。漆案上的珍馐重新升起袅袅热气,侍女们捧着酒壶穿梭其间。

第75章 中秋家宴,林乐悠为扶苏怼遍赢室无敌手(下)】

公子景把玩着手中的玉韘,突然轻笑一声:“圣女如此维护长兄,莫非......已和长兄公子私下结党?”他刻意拖长声调,"父皇最恶臣下私交过密,当年嫪毐、吕不韦之鉴犹在啊!”

"景公子慎言!”林乐悠广袖一振,腰间环佩叮咚作响,"陛下明令'群臣议政,各抒己见',妾今日之言,光明正大。”

刚坐下的林乐悠眸光一转,冷笑道:“倒是公子张口'结党'、闭口'嫪毐'......莫非是在暗指陛下身边仍有奸佞?”

阳泉君夫人捏着绣帕轻咳一声:“女子当以柔顺为美,圣女这般咄咄逼人,怕是《女诫》都未曾读过吧?”她斜睨着林乐悠,"长公子仁厚,可别被带累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