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烬世扶苏:穿成公子扶苏心尖宠(113)+番外

作者:君怜意 阅读记录

林乐悠抬起清澈的眼眸,不卑不亢地回道:“回禀陛下,前夜臣女在兰池宫藏机阁研读医典至深夜,归途偶遇卢宫令的内侍鬼鬼祟祟前去取药。臣女见其行迹可疑,次日便借故前往丹房查探,恰见炉中灰烬透着异色,便取了些许。”

嬴政眼中寒光更甚:“既知丹药有异,为何不直接面奏于朕,反倒要借田医令来绕这么大个圈子?”

扶苏闻言急忙上前半步:“父皇明鉴!此事全是儿臣的主意!乐悠发现异状后立即告知儿臣,是儿臣顾虑到..."他声音微顿,"...顾虑到卢宫令在父皇心中的分量,才出此下策。”

嬴政目光在二人之间来回扫视,突然抓起案上的鎏金药盒重重掷在扶苏面前。药盒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殿中格外刺耳。

"验吧。”嬴政的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疲惫与寒意。

扶苏双手捧起药盒,深深叩首:“儿臣...谢父皇圣明。”

扶苏转身丹药递给身后的田泽。田泽颤抖着接过,从药箱中取出青玉研钵、银针等物,在殿中仔细查验起来。

时间在铜漏滴答声中流逝,一炷香的光景过去,田泽布满皱纹的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

终于,他缓缓抬头,浑浊的眼中满是困惑:“禀陛下、长公子,此丹...确实无毒,亦无水银之迹,所用皆是灵芝、人参等大补之材。”

"田医令可确定?”扶苏的声音微微发紧。

田泽深深叩首:“老臣以性命担保。”

嬴政冷笑一声,玄色衣袖重重拂过案几:“扶苏,朕不过命方士炼制些延年益寿的丹药,这你也要管。”他目光如刀,"莫非你是嫌朕...活得太久了?”

扶苏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却终是沉默地垂下眼帘。他挺直的脊背在殿中烛火映照下投下一道孤寂的影子,既不辩解,也不求饶。

林乐悠突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清越却带着几分急切道:“陛下息怒!长公子绝无此意,实在是忧心陛下龙体才会如此!”她顿了顿,突然抬眸问道:“敢问陛下,这丹药是何时送来的?”

嬴政眼中寒芒一闪:“五日前便已送来,盒中这是最后一粒。”他突然冷笑,"怎么?圣女莫非想说,卢生能未卜先知,提前换了丹药?”

林乐悠抿了抿唇,从袖中取出一方锦帕:“臣不敢妄议卢宫令。只是这丹房取来的炉灰..."她将锦帕双手奉上,"田医令确实验出了水银之毒。”

嬴政盯着那锦帕,眼中风暴渐起:“来人!”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宣卢生、太医令李醯,带上几名医丞前来见朕!把那丹炉也一起抬来"

周由在殿外躬身应是,匆匆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第62章 丹药竟然无毒!(下)】

不多时,太医令李醯带着三位医丞匆匆赶来,随后卢生也气喘吁吁地入殿觐见。

嬴政命侍从将林乐悠呈上的锦帕与新从丹房抬来的丹炉置于殿中央,沉声道:“李卿,你带人仔细查验这丹药和丹炉,看看可有异常,尤其要验明是否含水银之毒。”

"臣遵旨。”李醯躬身领命,立即取出银针、试毒石等器具。三位医丞分工协作,一人查验丹药,两人检查丹炉,时而低声交换意见。

约莫半柱香后,李醯才与其他医丞商议完毕,上前回禀:“陛下,臣等反复查验,炉灰与丹炉内壁均未验出毒素,亦无水银残留之迹。”

林乐悠闻言,上前一步道:“李太医,乐悠虽不通医理,但田医令明明验出炉灰中含有水银,且这丹炉内壁的银斑明显也是水银所致。不知太医对此作何解释?”

卢生闻言慌忙抢先一步跪伏于地,额头抵着地砖道:“陛下明鉴!此乃炼丹常理啊!”

说着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九鼎神丹经》有载:'铅汞相投,火候到时,自生银星'。臣所用铅汞之法,乃古方正统,炼丹时确会产生银星闪烁之象,灰烬中亦留。”

他膝行两步,竹简在嬴政案前铺开,指着竹简上一处:“陛下,您看此处记载:'铅性白也,汞性红也,二物相制,列为夫妇,变化既成,还归本质'。而《周易参同契》亦载:'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这丹炉银斑正是丹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明证,绝非毒物!不仅无毒,反是丹药将成的吉兆。”

林乐悠眸光一凛,直视卢生道:“汞即水银,卢宫令此言,便是承认丹中确含水银了。”她不等卢生回应,立即转向嬴政,声音清越:“陛下明鉴,医家自古便知汞有毒,《神农本草经》更明言其'大毒'。所谓'银星吉兆',不过是方士掩人耳目的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