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脑子还好使,一次次的把他玩弄在鼓掌之间。上次十八路诸侯讨董最后竟然都给她做了垫脚石,最后打了半天,只有她一个人得了好处,接出了天子,而各路诸侯明明吃了亏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你能说救天子不对,眼睁睁看着天子去死吗?
他真的不明白,当初那个傻乎乎的被自己利用,被刘铃兰算计的女人怎么一下子就变的聪明了。而且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她可是亲自上阵跟吕布打了一场。按说刘灵犀长在深宫之中,根本就不会什么武功。自己和她相识那么多年,她也从来没说过自己会武功,若是她真的会武功,以她当时对自己的情意,怎么可能不告诉自己。
以他对刘灵犀的了解,这个刘夕绝对不是刘灵犀,他觉得就是换了一个人。可是事实摆在面前,又由不得他不信。难道说那个女人跟自己相处的几年都在骗自己,然后隐瞒自己的武功、智计?那她得有多深不可测啊!
袁绍把自己闷在屋子里一整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最终招来了手下的文武,打算一起讨论一下这个事情,看怎么把刘夕娶回来。管她是深不可测还是换了个人,总之这个女人他一定要娶回来,先娶回来,再说别的。
等文武都到齐了以后,众人七嘴八舌的争吵了半天,最终也没拿出一个好的办法。毕竟这么多诸侯抢一个女人,这个难度太高了。不过好在袁绍有优势,那就是袁绍如今在各个诸侯中是实力最强的一个。
吵了几个时辰之后袁绍手下的田丰终于开口了:“主公,依微臣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公主殿下心甘情愿的嫁给您。那么公主手下的五十万大军就是您的助力,到时候那些诸侯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而您跟公主,本来就有旧,这是您的优势。”
最后一句话袁绍爱听,是啊,他跟公主有旧,公主曾经爱慕过他,对他一往情深。但这也是他的痛点,因为他抛弃过公主,甚至对她做过那样的事儿,她能不能原谅自己,他并不确定。
若是以前他认识的那个刘灵犀,他很确定,以刘灵犀对自己的深情和她的心软,她一定会原谅自己,回到自己身边。到时候最多把刘铃兰揪出来弃马保帅,给刘灵犀出了气也就是了。只是那个刘夕,那个自己所认识的汉王刘夕,他不能确定,那样的变化,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能保证那样的刘夕会不会原谅自己。
到了沮授也站出来支持田丰的说法时,袁绍明白,这可能是唯一的可以让自己把刘灵犀娶回来的方法了。于是开口道:“二位可有妙策,可让公主心甘情愿嫁过来?”
沮授和田丰对视了一眼,齐齐摇了摇头,说:“主公,让公主殿下心甘情愿嫁过来唯有真心,您用真心和旧日的感情去感动公主殿下,这才是最好的办法。据微臣了解,这位汉王殿下小小年纪就智计出众,第一次在太学上学时就曾说出汉室真正的敌人不是宦官,而是诸侯这样的话。这样的智计,这样的眼光,就是臣等也自认不及,何况还是那样小的年纪。主公如果能让公主自愿嫁过来,主公离一统天下也就不远了。不夸张的说,得灵犀公主如得半壁江山。”
袁绍听了沮授的话思绪不由飞回了那次的太学课堂,是啊,那时候的公主就曾经说过宦官所仗无非是皇帝的宠爱,只要没有了皇帝的宠爱,他们就什么都不是。真正可怕的是诸侯。经过黄巾之乱,中央把兵权下放到地方,不久之后诸侯就会成为大汉最大的祸乱。
言犹在耳,这诸侯之乱已经发生了。如今大汉朝诸侯割据,天子尚在,诸侯就敢堵在城外,逼婚公主。这不正应了当年刘夕的话吗?她那时候才几岁啊,十一二岁吧,就有这样深远的智计眼光,真真是可怕。
袁绍叹了口气,更加后悔当年抛弃刘灵犀,若是自己忍一忍,或者一直和她在一起,现在这样的人将是自己的助力。可是他又明白,就算刘灵犀嫁过来,他也未必会事事听刘灵犀的。他这个人骄傲自负,就算是手下谋士的话,也未必都听,更何况是一个女人。他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左右自己、干涉自己。当初不正是因为这样才算计刘灵犀的吗?
他终于是叹了口气,道:“可是当年我得罪过灵犀公主,还……还背叛过她,和铃兰公主在一起了。我怕灵犀公主不肯原谅我。”
田丰、沮授对视了一眼,都不言语了。你背叛过人家,还跟人家嫡亲的姐姐在一起了,人家能原谅你吗?早知道是有这种旧还不如不认识呢。
郭图平时擅长溜须拍马,此时见田丰等人都不说话了,立马上前劝道:“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就算是文皇帝的馆陶公主,那般尊贵,堂邑侯不也一样纳妾了吗?要我说,公主殿下就算对主公有气,主公说几句软话,哄哄也就好了。女人不都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