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郭嘉定亲
刘夕听了周瑜的话脸色更加不好看了,想起了郭嘉之前说的话。心中感叹,还是郭嘉有先见之明。否则自己现在若是女装,周瑜见了自己,估计再也不可能看上大小乔了。
此时只得尴尬答道:“兄台慎言,在下乃是男子。怎能跟女子比!”
周瑜笑道:“兄台容颜俊美,怎的不让人说?凭着兄台的相貌才情,将来还不知道会迷倒多少美女?”
刘夕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噗嗤一笑:“怎比的上美周郎,曲有误,周郎顾。”
刘夕话一出口,周瑜、郭嘉连带着她自己三人脸色都是一变。周瑜眼神幽深,淡淡笑道:“原来兄台认识在下?”
刘夕自然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此时只得强笑道:“在下原是洛阳人士,平时喜好美人。所以偶尔会流连烟花之地。有一次听一位弹琴的姑娘说周郎在琴艺上造诣极高,哪怕弹错一个音符也能听出。一位江南歌姬为了博周郎一顾,在宴席上弹奏广陵散时故意弹错了一个音符,最终成功博得了周郎一顾。在下听了仰慕的紧,有一次洛阳令周大人宴客,就跟进去瞻仰了一下周郎风采,让周公子见笑了。”
周瑜听了刘夕的话嘴角含笑,道:“想不到兄台竟然知道在下的风流韵事。别人都说我容颜俊美,称我美周郎。今日一见兄台,才知坐进观天,兄台容貌可比在下美的多了。”
刘夕干笑了两声,不愿意跟周瑜多谈论容貌的话题,干脆转移了话题:“在下文熙,字灵犀。这位是在下的兄长,文嘉,字飞翼。”
刘夕想着自己姓刘,取左半边正是一个文字,就随口胡编了两个名字。郭嘉干脆把姓改了,留了个名。哪知周瑜忽然问了句这灵犀是何意。
刘夕哪里知道汉灵帝为什么给自己取名灵犀,只是想起后世的语句,随口说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父亲母亲恩爱,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给我起了灵犀。”
周瑜眼前一亮,说道:“文兄这好诗好句实在是层出不穷,令尊做出这等佳句,想来也不是常人,文兄定是出自名家了。可叹在下孤陋寡闻,在洛阳竟未听闻过文家之名。”
说着又看了郭嘉一眼,笑道:“文兄两兄弟这字取的倒是有意境,一取飞翼,一取灵犀。兄弟取了自是不错,夫妻二人取了更有意境。”
刘夕脸上一红,可不嘛,跟情侣似的。偷偷瞧了郭嘉一眼,见他神色未变,只是淡淡微笑。这才放下心来,对周瑜道:“我文家世代醉心诗词,不愿意为官,所以算不得什么名门。这次来荆州也是因为荆州的文聘将军是我大伯,来走亲戚的。周公子怎么也来荆州了?”
大将文聘的名字周瑜自然听过,见刘夕说出文聘之名对刘夕的戒心消了一半。笑道:“什么公子不公子的,文兄叫我公瑾就是。”
刘夕见周瑜示好,也顺着他道:“那公瑾也叫我灵犀就好。”
郭嘉听了这话心中不悦,他自从知道刘夕是女子后就知道了刘夕就是那位王美人所出的公主刘灵犀。灵犀乃是她的闺名。女子闺名怎能被男子随意称呼,更何况刘夕是公主之尊。却不知刘夕前世就叫刘夕,对于刘灵犀这名字从来没什么感觉,从不觉得自己跟这名字有什么关系。
周瑜不知郭嘉心中所想,见刘夕为人豪爽,心里也极为高兴。拍手称善。只是瞬间又摇了摇头,说:“我在洛阳时就听闻汉王小小年纪就惊才绝艳,才智过人。此次来荆州也是想看看汉王把荆州治理的如何,是否真的像传言那般好。”
刘夕本以为周瑜是孙坚的人,这次来荆州是帮孙坚探听消息的。没想到周瑜竟是来考察荆州的治理情况,虽然没有全信,表面上却没表达出来,只是笑道:“这传言我也听过的。不知公瑾看这荆州的治理情况如何?”
周瑜摇了摇头,说:“不怎么样。我承认,这荆州在汉王的治理之下确实是大汉朝最繁华的地方,但是吏治却乱的很。”
刘夕闻言一愣,与郭嘉对视一眼,这吏治确实不是二人的长项。二人都更擅长军事方面的事情,荆州的吏治确实没有怎么整理过。没有想到能文能武的周瑜竟然还有内政方面的才华,当下恭敬道:“请公瑾赐教。”
周瑜刚想说点什么,外面来了一队士兵,指着周瑜道:“小子,可让老子找着你了。老子看你小子就是诸侯派来的奸细,来人啊,把这奸细给老子抓起来!”
刘夕脸色一变,喝道:“住手!你们抓人可有证据?若无证据怎能凭空诬赖。就不怕我们去衙门告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