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可没有女子做主公的先例,即使当年刘邦的妻子吕雉,掌了那么多年的权,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自己选择一个女子做主公真的是正确的吗?
可若让他现在拒绝这个少女,另选一个诸侯,和这个少女为敌,甚至设计杀了这个少女和她唯一的弟弟,他真的做不到。他忘不了这个少女浅笑盈盈的让自己吃她亲手做的食物时那等着夸奖的表情,忘不了她威胁自己劈柴烧水时小狐狸般的狡黠。
这个少女,已经住进了他的心里,就算他不帮这个少女,也决然做不到亲手设计,去让她死。那样,就算赢了这天下,又有什么意思?
刘夕看到诸葛亮眸中的挣扎,也猜到了以诸葛亮的傲气自然是不愿意认一个女子为主的。于是淡淡开口:“这汉朝还是本王皇弟的天下,你们即使出仕也是汉臣,效忠的乃是天子。本王再不济也是皇室公主,你们称本王一声殿下,也是不委屈的。”
诸葛亮叹了口气,他的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乃是汉朝的死忠,从他拜师的那一日起就让他一定要效忠汉室。他本以为汉室出了一个少年英才汉王,他跟着汉王也算跟对了人,谁知道汉王竟然是位公主。而他,却舍不得伤了这公主。
如今,他肯效忠刘夕,并不是因为刘夕手中有什么天子,而是因为他诸葛亮不忍心伤害这个让他动了心的少女。不过,刘夕手中有天子,确实是一个优势,至少名义上他们效忠的都是天子,而不是什么女子,倒是不损他们的威严。
于是躬身作揖:“诸葛亮拜见主公。”
这一拜,主仆名分已定。他此生,再不能反悔。
刘夕却知,这一拜,这少年此生将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既能不嫌弃自己女儿身,出山帮助自己,自己就断然不能看着他这一生再次事必躬亲,活活累死。
眼前这个少年她是敬佩的,不仅佩服,更有敬重。
第二十九章 人不可貌相
刘夕还记得,幼年时,看金庸先生写的神雕侠侣,里面有一段,是杨过问郭靖:“郭伯伯,你说襄阳守的住吗?”
郭靖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
那时她看到这一段话时就红了眼眶,相比郭靖黄蓉这样虚构的人物,她更佩服的是诸葛亮这样真实存在历史上的人,明知襄阳守不住,却只求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人物,刘夕的心里不得不敬重。
如今,这位曾经了不起的蜀国丞相愿意帮助自己,让她难掩激动,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郑重的承诺:“孔明先生愿意为我大汉效力,刘夕感激不尽。刘夕在这里承诺,必定让先生一展自己的才华和胸中抱负。”
诸葛亮看到刘夕郑重的神色,听到她那样的承诺。心中却十分苦涩,因为在这一个月中,那个总是嬉笑着唤自己孔明的少女在自己的称呼后面加了先生二字。这两个字似乎预示着他们的关系也如这称呼一般,遥远了不少。
因为诸葛亮年级还小,并没有出师的关系,刘夕干脆决定自己带着荀彧、郭嘉、戏志才等人一起去了水镜山庄拜师,一来是让自己有一个学习的地方,二来是看住诸葛亮,加深一下感情,别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再被别人挖墙脚就不好了。再一个,在水镜山庄呆久了还可以把司马徽别的学生弄过来给自己效力,要知道,司马徽别的学生也没个简单的,比如那位凤雏庞统。
当司马徽听说诸葛亮已经出仕,为汉王效力,心中十分惊讶,以他对诸葛亮的了解此人十分傲气,如今他还没有完全学成出师,要是为汉王效力可能不能百分百的表现出自己的才华。以他的性格,只怕汉王亲自来请也未必会答应现在出仕。
最多答应学成出师以后再去为汉王效力。他实在想不通诸葛亮怎么就那么干脆的认了主呢?
而在汉王带着自己手下的人从外面进来的时候众人都是眼前一亮,谁都没有想到那个名震天下,惊才绝艳的汉王居然是如此俊美的一个少年郎。
司马徽对汉室十分忠心,如今见汉室有后,又是如此相貌堂堂的一个少年,老怀安慰,把汉王刘夕和天子刘协,以及刘夕的一众谋士都收归门下。对于他来说,能教授刘夕和刘协学识,也让他感觉十分自豪,帝师,那可是地位超然的存在。
于是,水镜山庄又多了一批新的学生。刘夕在这里一边学习一边办公,处理荆州的大小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