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见少女神色尴尬,不似作假,心想这少女大概真的是汉王殿下身边的宫女。于是叹道:“汉王殿下是汉室正统,在下早已敬仰。姑娘既是殿下身边宫女,那在下自会收留姑娘,姑娘放心在这里养伤就是。”
刘夕听少年敬仰自己,心中欣喜,心想收为己用的几率又高了不少,这个年代,有个汉室正统的身份还是好用的很。于是高兴道:“那就多谢大哥了,不知这位大哥怎么称呼?”
少年微微一笑,淡淡道:“在下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啪”的一声,刘夕手中的东西落地,脸上的表情如被雷劈了一般,过了半晌才结结巴巴道:“你说.你叫诸葛亮?”
诸葛年眉头紧蹙,疑惑的看着刘夕见了鬼似的表情:“在下确叫诸葛亮,秀儿姑娘听过在下的名字?”
刘夕得了诸葛亮的确认,脸上惊恐的表情渐渐变成了惊喜,满脸堆欢的站起来,围着诸葛亮转了一圈,心中大喜,这是诸葛妖孽啊,三国后期最牛的谋士,没有之一,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居然逃难还能碰上这么个神人,一定要想办法把他拐回去。
诸葛亮见刘夕围着自己上下打量,脸上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心中疑惑更甚:“秀儿姑娘?”
刘夕这才回过神来,对着诸葛亮笑道:“我听殿下提过你的名字。当年殿下想选伴读,曾经有人提过你的名字,说你十分聪慧,后来因缘际会,殿下没来得及召你便去了颍川。你是琅琊人氏,家中还有一个兄长和一个幼弟,可对?”
诸葛亮听到刘夕的话睁大了眼,有些不可思议:“是何人向殿下举荐于我?”
刘夕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只知道殿下有一个遍及整个大汉朝的情报网络,这些消息大约都是情报人员送来的。”
“遍及大汉?”诸葛亮听了刘夕的话陷入了沉思。
刘夕心里明白诸葛亮此人太过可怕,想三国后期,气死周瑜,三番五次的差点弄死司马懿,若不是司马懿命大,都不知道死在诸葛亮手上多少次了。此人若是不能收为己用,就必须除掉。
想到这里,刘夕澄澈的眸子中闪过一抹锐利。心中下定决心,在这里的日子一定要想尽办法把诸葛亮拐回去。
“孔明大哥,等我伤好了之后你跟我一起回去见殿下吧。殿下一定会重用你的。”刘夕眨巴着眼睛,很是期待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见到一脸期待的少女,笑着摇了摇头,并不接话。没有同意,却也没有拒绝。
刘夕见状忽然想起刘备三顾茅庐的事儿来,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你可是想殿下亲自来请你?”
诸葛亮浑身一震,诧异的看向刘夕。他确实存了将来学好本事,有了名声,让汉王来请自己出山的心思。他明白,自己一介村夫,自己去投靠汉王,必定不会受到重用。他一向自视甚高,来水镜山庄求学后更是得先生夸奖,说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战阵兵法无一不精。就是长相,那也是相貌堂堂的。
若是只在汉王手下做一小小文官岂不埋没了自己一身才华?可是汉王手下文臣武将不少,从颍川来时就带了三位颍川才子,其中有一个还是有王佐之才之称的荀彧。这样尊贵的身份,这样不缺人才的他,怎么可能纡尊降贵来这里请自己一个村野匹夫出山。就算是自己有些才名了只怕也不足以让他亲自相请自己。
这样的想法他已经想了很久,只是他不明白,这少女为什么一眼就能看穿自己的内心,就算是自己的师父和那些同窗也没人能看穿自己的心思。
难道说汉王天纵奇才,他身边的人也都是天才不成?
第二十七章 保护
刘夕见诸葛亮脸色神色不断变换,知道这是让自己说中了心事。心里清楚诸葛亮此人心高气傲,是断然不会轻易下山的。但是一旦能请的动他下山,他必然会做的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她还记得小时候背出师表时诸葛亮提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虽说当时是他故意刁难刘备,让刘备三顾茅庐,可是事后他却记这三顾茅庐的恩情记了一辈子,明知道刘备的蜀汉不得天命,却执意逆天而行,到死都在还这三顾茅庐之情。
诸葛亮六出祁山,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还了刘备这恩情,可惜天不遂人愿,出师未捷身先死。想到诸葛亮竟是为了刘备的大业活活累死的,刘夕就不由得有些心酸,情不自禁出言道:“汉王会亲自来请你出山的。”
诸葛亮微微一愣,眼神诧异的看向刘夕:“姑娘为何会笃定汉王殿下会来请我出山?我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乡野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