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想到那边刘夕前脚刚走了没多久,后脚这边就出事了。也是刘夕之前干涉了几次刘协的决定,让刘协很没面子,那些官员拿着刘夕的信去找刘协的时候看刘协的眼神很轻蔑,分明就是没把刘协看在眼里,刘协当时气的七窍生烟。再被底下的弄臣一挑拨。刘夕前脚走了,刘协后脚就开始铲除异己,那些忠于刘夕的人他一个都不想留。
刘协来了这么一出,刘夕又不在了。众人无奈,就都离开了。刘协一看,这些人都想跑了?万一跑了害自己怎么办,这家伙小心眼,立马开始派人追杀。于是如同历史上一般,戏志才、荀彧等人到了曹操那边,诸葛亮跟了刘备。至于周瑜,已经提前被刘夕杀了,所以没跟历史上一样。
等刘夕收到消息想阻止的时候已经晚了。刘夕可真是气坏了,直骂刘协是个败家玩意,自己这些年就攒了那么些底子,竟然都被他败光了。硬是把自己手底下的人都逼到了敌人的阵营里。
至于庞统,实在是之前名声太大,又是荆州本地的名门,有庞家的支持,刘协没敢惹。这时候干脆天天在家里养病,也不给刘协出力了。他可是知道走掉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本事比自己差,刘协自己找死,他可不想陪着刘协死。只是叹息刘夕多年努力,都毁于一旦。
刘夕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历史的车轮又慢慢转回了它原来的轨迹,袁术死了,袁绍灭了公孙瓒,曹操又灭了袁绍。戏志才死了,荀彧还心系汉室,只是对刘协寒了心。
而下一步,曹操打算攻打荆州了,只要荆州灭了,曹操就可以一统天下了。刘协这次是吓的不清,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刘夕的能耐,没有刘夕自己根本什么都不是,没折腾两年,就把这大汉的天下折腾没了。
曹操打仗几乎是没有败绩,甚至以少胜多胜了袁绍。刘协哪里是曹操的对手。而刘夕走后,刘备声称对刘协失望,也带着他的两个兄弟和诸葛亮走了。如今占据江东的成了刘备。
刘备听说曹操要打过来也是吓的不清,诸葛亮跟他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要和刘协联手,先打败曹操。刘备自然是什么都听诸葛亮的,当下便应允了。
刘夕知道,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就要开打了。她相信,以诸葛亮的才能,即使没有周瑜也一样可以赢了这赤壁之战。毕竟现在戏志才已经如历史上一般,病重身亡了。这让刘夕非常伤心,当年自己拼命保护的那些人,那些东西都一样样没有了。她伤心之际,忽然开始怀疑,当初自己离开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若是当初自己没有走,大概此时早就已经一统天下了吧。
据说曹操下战书的时候还把刘协讽刺了一顿,说是刘协当时要是没有气走刘夕,现在天下还是他刘协的。他是真正的天子。哪怕他就是好好听刘夕的话,没有铲除异己,把一个个能臣全都赶走,他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刘协羞恼,却也知道曹操说的都是实话。是自己眼皮子浅,没有抓住机会,这才失了汉室的天下。本来他想找自家皇姐哭一哭,让皇姐救救这汉室的天下,可惜自家皇姐在哪他根本查不到。皇姐既然不愿意出现,大概是对自己失望透顶了。连汉室的天下都不想管了。
第六十九章 再见
其实刘夕倒不是不在乎汉室的天下,只是她对于改朝换代看的比较通透。不太在乎这些,在未来,改朝换代的日子还长着呢。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难不成她还能一个个阻止,让大汉朝永垂不朽吗?这显然不太现实。
既然历史自己偏回了原来的轨迹,那么就让它回去吧。或许这对她来说,未必不是什么好事儿。再说了,按照刘夕来看,这场战争赢的是诸葛亮,也会是荆州,刘协根本不会有什么威胁。倒是诸葛亮死了以后这边才会被灭。
唉,刘夕想到诸葛亮就又叹了口气,这个人难道还是会同历史上一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按照刘夕原来的想法,她说什么也不会让诸葛亮再那么事必躬亲,被活活累死。可是想到诸葛亮害郭嘉的事情,她又不愿意再多说什么。
诸葛亮对自己那是没的说,所以即使知道他害了郭嘉她也没有说什么,谁让自己欠了人家一条命。可是她总不能当事情没有发生过,郭嘉心里也会有疙瘩的。再说,人家自己愿意建功立业,自己也不能说什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可不就是跟了刘备吗?或许这是人家自己的愿望呢。
一切都如历史上记载的那般,赤壁之战开始了。诸葛亮用了火攻,即使没有周瑜,没有黄盖,曹操的百万大军也被一把火烧的所剩无几。历史上曹操没死,是因为诸葛亮觉得他们弱小,东吴势大,曹操要是死了,孙策转脸就得灭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