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三国之我是汉献帝的姐姐(105)+番外

作者:金夕 阅读记录

当荀彧等人收到消息来到刘夕的寝殿,看到空空的房间和桌上的那封信时所有的人都懵了。他们想过刘夕有可能脑子一热就答应孙策的条件,嫁给孙策,放了周瑜。也想过刘夕会狠下心放弃郭嘉,然后一怒之下带兵平了孙坚的势力,至于郭嘉是死是活就看他自己的命了。

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刘夕竟然会单枪匹马的跑到孙坚的地盘去营救郭嘉,这不是找死吗?

戏志才看过信后叹了口气,他们终究是小看了郭嘉在刘夕心中的位置。那个一身白衣,看似无害的少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在他们公主的心里扎根发芽,他们的这位小公主竟是把那个少年看的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为了他不惜以身犯险,连大汉的安危都可以不顾。

其实在刘夕的心里,大汉朝什么的真的没什么地位。她是从后世过来的,对于朝代更替基本没什么感觉。大汉朝就算现在不亡国,迟早也会亡国。她之所以一直卖力的挽救大汉王朝只是因为她是大汉朝的公主,她想活命就得挽救大汉王朝。如果在大汉朝和心爱的人中选择一个,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心爱的人。如果他都不在了,就算拥有这天下又有何用?

刘夕毫不犹豫的离开了,荀彧等人却彻底失了冷静。如今天子年幼,不过十几岁的孩童,虽说天资并不差。但幼不更事,手下又有众多能臣。主弱而臣强,外面又众多诸侯虎视眈眈,这怕是用不了多久就得出现篡位的人啊。

在荀彧等人担忧的同时,天子寝殿中,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铁青着脸站在那里,身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国仗,你不是说让郭嘉被抓走就可以削弱姐姐的势力,姐姐为了大局着想,绝对会放弃郭嘉这个人吗?如今姐姐留书出走,单枪匹马去了孙坚那儿,只怕凶多吉少了,姐姐不在,谁镇压的住那些势力?”少年铁青着脸吼道。

老人立马跪下道:“陛下恕罪,老臣只是怕公主的势力越来越大,现在群臣已经只知公主,不知陛下,以后公主势力稳固,只怕又是一个吕后啊。老臣实在没有想到公主殿下会不顾自己安危,去营救郭大人,老臣……老臣……”

老人说到后面声音都开始颤抖,实在是怕的厉害。从前有刘夕在,群臣拜服,四方诸侯忌惮,没有人敢打天子的主意。如今刘夕走了,消息传出去以后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天子。且不说群臣是否还会听天子的,会不会出来几个谋朝篡位的。就是那些诸侯听到消息以后也会打过来,占了荆州这富饶的地方。

这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天子的岳父,皇后娘娘的亲父,伏国仗。其实伏国仗是群臣中少有的终于天子的老臣。而且伏国仗的女儿嫁给了天子,自然是要为天子谋划的。否则日后天子做了傀儡,他怎么能捞的到好处。

其实他倒是好算计,心里想着现在天下诸侯,百官都是只知道公主刘夕,没人知道天子,更没人认这天子。若不是刘夕还算宠爱这个幼弟,只怕百官见了天子都会直接无视,行不行礼都是个问题。如此下去,公主的势力越来越稳固,等公主平了天下诸侯天子就会彻底沦为摆设,百官只拜公主,不拜天子,说不定哪天公主还有可能取而代之。

伏国仗想到这些以后就把这话告诉了天子,并且跟天子说要趁着公主现在势力还不稳固,天下诸侯还没有平的时候先慢慢削弱公主的势力,把她身边太过能干和忠心的人设法除去,这样以后想收回权利才有一定的希望。

刘协今年十四五岁了,正是心中有所欲望的时候。如今空占着天子的位置,却没有一丁点天子的权利,心里有所不满。但当年是姐姐救出自己,并且一直教育自己多年,他不能对姐姐流露出不满。可心里终究还是有怨气的。

此时伏国仗自己送上门来,正好顺了刘协的意。他巴不得削弱姐姐的势力,给自己争取一点权利,如今有人送上来当枪使他高兴还来不及。皇家哪有什么真正的亲情,争权夺利,互相算计,他从小看的多了。

至于对付郭嘉,是伏国仗建议的。他对于郭嘉也没什么好感,只记得当初姐姐自己说过要嫁给这个人。可在刘协看来,这郭嘉除了长的妖孽了点,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地方配的上自家姐姐。所以伏国仗说对付就对付,刘协也没当回事。

可谁曾想对付了郭嘉就出了事,自家姐姐竟然为了郭嘉连命都不要了,孤身犯险,前去营救郭嘉。他家姐姐这是疯了吗?他这位皇姐若是出了事儿,自己这天子怕是也当到头了,当初若是没有自家姐姐和她手底下的那些谋臣猛将,那些个诸侯早就踏平荆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