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子怀璧(86)+番外

作者:一枝山桃 阅读记录

“洛洛现在怎么样了?”

林飞终于打断他,关切问道。

赵安柏抬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瞥开眼去,语带愧疚道:“她还好,就是有些郁郁寡欢,她天性爱自由,这么关着她,实在是受罪。”

“我去把她劫出来。”林飞突然激动道。

赵安柏诧异地抬头看向他,旋即无奈地责备道:“劫出来就是逃狱,你总不能让她一辈子都在逃亡的路上吧?”

见他埋头不语,赵安柏转换语气宽慰道:“只有洗清林家背负的罪名,你和洛洛才能真正获得自由,才不用四处躲避追杀。”

“那如今该怎么办?”

赵安柏长叹一口气,“如今之计,只有一个字,等。”

*

梁鸿于接手重查林家一案已经半月有余,除了拷死一名太监和一名宫女,几乎一无所获,每日烦闷不堪。

大理寺卿徐慕孺和刑部尚书史永则天天跟在他身后,喋喋不休地吵个没完。

徐慕孺在此之前坚定认为林怀远乃逆臣贼子,合该全家问斩,可是当他看完血书字迹对比,又派人前往伊吾城调取了陈益坚和主簿之死有关文书后,他转而坚定认为林怀远是冤枉的,力主追查到底。

刑部尚书史永则不同,林怀远是否冤枉于他而言无关紧要,他是曹云济一手提拔上来的,曹云济的态度就是他的态度。

而对曹云济而言,眼下真正紧要的既不是严立均被抓,也不是林家的案子查不查。

林怀远死后,严立均借此当上西境大将军,统领西境二十万兵马,梁鸿于更是以此为契机成功夺嫡,登上太子宝座。

严立均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梁鸿于更是他的亲外甥,边疆、内政、储君,一夜之间全在他的掌握。

林怀远之死,唯一的胜者,是曹云济。

如今突然之间,林家翻案,严立均被抓,若林怀远的死是个圈套,那眼下就是圈套收紧的时候了。

所以,对曹云济而言,眼下真正紧要的是找出背后设计自己的人。

林家的案子自然要查,只是不能让徐慕孺这样的一根筋去查,也不能让梁鸿于这样不谙朝中之事的人去查。

但梁肃引的安排却不能不听,如此便只能让史永在其中去胡搅蛮缠。

梁鸿于抱着脑袋坐在书桌前,听着两位大臣在他面前吵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忍无可忍,一掌拍在桌上,将两人都骂了出去。

世界终于清静了。

贴身太监萧贤小心翼翼奉上一盏茶来,并道:“殿下,张将军在殿外等候多时了。”

梁鸿于抬起头来,摇手推开茶盅,“快叫他进来。”

片刻,羽林郎将军张敬穿着一身铠甲走了进来,萧贤知趣地退了出去。

不等张敬行礼,梁鸿于已经起身绕过书桌向他走来,急急问道:“怎么样,找到了吗?”

“回禀殿下,末将多方查探,当日密告林将军谋逆的是曹相暗中安排在林将军麾下的,他当时同在归京军中,所以被一同剿灭了。”

梁鸿于看着张敬,眼带探究,似是自话似是商讨道:“但事后舅父却说是严立均察觉有异发了急报回来,严立均也是由此当上了西境大将军。”

张敬不解道:“严将军是曹相的远房侄子,他将西境军情随时禀告曹相,曹相出手提拔他,都是情理之中,是有何不妥吗?”

梁鸿于冷笑一声,“你是不是还想说,他借此助我夺得太子之位,也在情理之中?”

张敬闻言噗通一声跪下,“末将不敢。”

梁鸿于伸手扶他起来,笑道:“这确实是情理之中,没有什么不妥。”

“那殿下为何还要末将去查……”张敬一边起身一边小声疑惑道。

“难就难在这情理之中。”梁鸿于背转身重重叹了口气,“若真的是舅父所为,父皇将此事交给我,就大有深意了。”

张敬被他这话吓得双目圆瞪,半天才低声道:“殿下,这事怎么会是曹相?”

梁鸿于转过身来看着他,又挪开视线盯着窗台旁案几上的一盆水仙花,“陈益坚遗书中那个传旨的人找到了吗?”

张敬摇摇头,“宫中并无此人,御书房中的太监和文书官,都快打死了,依然什么也没招出来。”

见梁鸿于脸色阴沉了许多,他又忙改口道:“末将即刻加派人手四处去搜查。”

“暗中派几个得力的再去趟西境。”

张敬点头欲去,只听梁鸿于喊住了他:“等等,先陪我去趟大理寺。”

“是,殿下。”张敬止步让出路给他,边走边讨好道:“末将每日都派人去大理寺叮嘱一番,大家都知道林姑娘是殿下的人,都对她毕恭毕敬。”

梁鸿于听到那句“林姑娘是殿下的人”心中不由一动,停下脚步望了他一眼,嘴角现出一丝满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