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子怀璧(81)+番外

作者:一枝山桃 阅读记录

太常寺卿章冀突然大声喊道,昂首走到曹云济身旁跪了下去。

第39章 重审

“陛下, 林怀远大将军,冤枉!”

章冀不等梁肃引开口,手中举出一封信和一本卷宗, 大喊着哭了起来。

梁肃引坐在大殿首座,脸色难看之极,底下群臣眼神交汇, 复杂之极, 谁也没有料到, 新年第一天朝会, 竟会如此别开生面。

一旁的太监看着梁肃引的脸色,不敢上前去接章冀手中的东西,章冀哭了一阵, 抬头见梁肃引不理他, 于是打开那封信,当众念了起来。

“大兴四十二年腊月十日,内官黄至诚奉旨至府,谕上急召怀远大将军归京, 吾与黄公同赴西境中军大营,黄公传旨于大将军, 曰京师危急, 令其即刻班师救驾。怀远将军以京师何故危急相询, 黄公语焉不详, 只再三催促将军回京。吾不察有异, 以京师乃国本所在, 同劝其奉旨归京。大将军疑虑稍释, 于当夜率兵五万……”

“住口!”

梁肃引随手拿起案上一本折子扔了出去, 章冀收起信, 垂首含恨道:“陛下,臣方才念的是前伊吾郡守陈益坚的血书遗言,书中言明,林怀远大将军当日接到圣旨传召,令其即刻领兵归京救驾,但彼时京师并无危难,此圣旨必定是矫召,故意引诱大将军领兵归京,以诬陷他图谋不轨,使得朝廷于京郊设伏将其全歼,何人敢如此胆大妄为,我朝西境十万精兵,十几员大将皆毁于此,此人居心之歹毒,实在是可恨可怕。”

太监终于在梁肃引的示意下从章冀手中接过信和宗卷,战战兢兢递到了他面前。

整个大殿静得连呼吸声都听不见,有的惊得捂住了嘴,但震惊之情还是从眼睛里流露出来,有的则怕得瑟瑟发抖,林家一案死的人已经够多了,再翻一次案不知又要死多少人,有的则一副早已了然的神情,眼里尽是遗憾。

但真正关键的是站在前排的大臣们。

最先沉不住气站出来的是大理寺卿徐慕孺。

“敢问章大人,你这些所谓陈郡守的遗书和卷宗,从何而来?”

章冀轻哼一声道:“自是有正义之士不远千里给我送来的。”

徐慕孺大笑一声,摇头道:“章大人,您可真是能开玩笑,如此重要的证据,什么正义之士,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在这个时候给你送来?”

章冀一时语塞,他自然不能将实情托出。

徐慕孺见他答不上来,又道:“章大人,实不相瞒,当初徐某在审案的时候就有人以林怀远是奉旨归京为他开脱过,但始终没人能拿出证据来,徐某也着实查探了一番,很可惜没能找到任何证据。章大人,除了陈郡守的遗书外,您可还有其他证据?那封圣旨呢?”

章冀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问,但这一问他也确实答不上来,他也劝过赵安柏,待找到圣旨后再为林家翻案,但林洛洛身在大牢,随时可能被治罪问斩,事态如此,无法再等。

“圣旨不日定会找到,徐大人,这原本是您分内之事。”

徐慕孺哼哼两声,笑道:“说到底,您也没看见有什么圣旨,陈益坚已经死了,现在突然冒出一封遗书,谁知道是真是假。”

章冀不再理他,而是对梁肃引躬身说道:“陈益坚是朝廷命官,遗书是真是假,只要比对一下他往日奏折的字迹便可知。陛下,臣还得知,陈郡守死后书房着火,郡守府文书库房也被烧了,当日记录传旨一事的主簿也被烧死,这种种行为,在臣看来,都是幕后凶手试图毁灭其假传圣旨的证据,林将军之死,一定有冤情,请陛下明察。”

梁肃引将血书和案卷摆在眼前的案上,双眼死死盯着底下群臣,目光如剑般从众人头顶划过。

就在大殿寂寂无声、众人心下惶惶之时,吏部尚书邝兰阡迈着老迈的步伐站了出来,他时年已过七十,须发花白,梁肃引继位之时尚年幼,他是先皇指定的三位托孤大臣之一,也是现下仅存的一位。

“陛下,老臣认为,此事应当彻查。陈郡守遗书所言若为事实,则忠君之臣枉死,奸佞之臣却逍遥,如此不仅会寒了边疆将士的忠君之心,更会纵容幕后凶手图谋不轨之意,今日他可以伪造圣旨假传命令陷害朝廷大将,难保明日就不会假传圣意集各方兵将以令天下,到那时,必将危及江山社稷,陛下实在当深思。”

话音刚落,底下响起了絮絮叨叨的交谈声,紧接着,一个人走出人群跪了下来。

“请陛下深思。”

接着,又是一个,两个,断断续续,竟连跪了十几人。

赵安柏跟着跪在末尾,眼里蕴满泪水,双手微微颤栗,他没想到邝兰仟会站出来,更没想到,除了自己找过的几人外,竟还能有十几人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