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儿从他这句隐晦的话里,品出了旖旎的味道。
“那,妾祝爷心想事成。”
“好说。”
苏崇文抿了一口热茶,看向窗外簌簌而下的白雪,盼着谢庭钰能早点死。
梨花似的雪纷纷落下。
陆佑丰从角门进入谢府。
进屋后,仆人上前接过他取下来的斗笠和披风。
李达将其引到温暖的东厢房,示意其坐到一架宝相绣纹黑缎行障旁。
彼时陆佑丰并未多想,掀袍落座,自顾自地拿起温好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畅快饮完一杯后,问道:“庭钰呢?”
“这儿呢。”谢庭钰懒散的声音从行障一侧传来。
“为何要隔着行障说话?”
“我是为你好。”
“何解?”
“说说贾年丰吧。”
谢庭钰将话题扯到案子上。
二人一聊就是半个时辰。
酒都换了两壶。
“哦对了,还有一个事情——”陆佑丰特地强调道,“这是大人专门交待我安排你做的。”
“鬼扯。”谢庭钰一听就知道有问题,“我这儿都快‘躺棺材’了,能给我安排什么事儿?分明是你自作主张。”
“嗐——毕竟能干成这件事的,非你莫属。”
严肃谨慎的案件聊完,难得放松说些寻常事,陆佑丰这才觉得眼前的行障过分碍眼。
两个大男人说话,如此避讳像个什么样。诡异得很。
陆佑丰站起身,绕过行障往里走去,边说:“我说你出什么事儿了?非要隔着——”
刚过行障,他顿时停下脚步,被眼前之景愕然怔住——
罗汉床前摆着一张长案,长案前坐着棠惊雨,她低着头,提笔在册子上书写,神态审慎,估摸是在记录方才二人关于案件的讨论。
而谢庭钰,坐在她的身后,双臂抱着她的腰,下巴轻轻搭着她的左肩,像一块巨大的糍粑黏在她的身上。
陆佑丰:“……”
约有两息,陆佑丰才反应过来。
救命。陆佑丰一板一眼地说:“打扰了。”
转身,阔步回到原来的位子里,陆佑丰连喝三杯温酒压惊。
——男人,一旦痴迷风月,那行径简直没眼看。
“你瞧。都说了是为你好。”谢庭钰的话里甚至带着一点调侃的腔调,“叫你好奇。”
陆佑丰:“呵。谁能想到谢大人也会跟十五岁初经人事的毛头小子一样,荒唐。”
谢庭钰不过一声笑。如今他美玉在怀,并不介意他人笑话。
还是说回正事。陆佑丰接着前边没说完的事情往下说:“大人要跟太常寺、鸿胪寺、翰林院这三家抢人。你想想,跟这三家比起来,大理寺能是舒服的地儿?我可没你会忽悠人,这封请愿书你来写最合适。”
“是谁?能让大人费如此心思?”
“你听了准觉得奇。是太常寺正卿严大人之独女——严飞凝。”
“啊——”
“你之前不在玉京,不晓得此女,且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刚好是谢庭钰去凉州的那三年发生的事情。
严大人老来得女,对严飞凝十分爱护,且此女自小知书能文,十四岁就成了女学士,形貌更是出挑。当爹的誓要为乖女儿寻一个有才有貌的佳婿。
吴御史有一个儿子名吴善芳,年二十,尚未娶妻,人物还算周正,但是文章学问普普通通,会试连考不中,走了后门才得以寻个官来做,现在边做官边读书。
吴御史得知严大人有位佳女,便要为自己的儿子说媒,与严大人做亲家。
严大人哪里同意,百般拒绝。
吴御史怀恨在心,借机在前往西辽讲和的使团请愿名录里,加上了严大人的名字。
去西辽讲和,路途遥远不说,还可能命丧于此,是一门极危险的差事。
然而圣旨颁下来,年迈的严大人只好启程前往西辽。
严大人担心吴御史会对女儿不利,临行前要将她交由其表舅照顾,哪知严飞凝决意随父前往西辽,与使团众人一同承担讲和重任。
严大人说不过她,百般思量下,答应她一道同行。
如今西辽与大奕两国之间的讲和书已经戳章签字,一份送回西辽,一份上呈大奕。使团不日就要启程返京。
皇上听闻严飞凝在西辽的事迹,大为赞叹,书信严大人,问其除了各种赏赐外,还想为女儿求一门好亲事还是一个好官职。
严大人为女儿求一个好官职。
人物虽少,但本国确有女子入朝为官的案例。
因此,有了太常寺、鸿胪寺、翰林院与大理寺抢人的事情发生。
谢庭钰听完,感慨道:“巾帼不让须眉。——写是能写,但人家能不能看上大理寺,我可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