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太太笑得面色发红,连连吩咐钱嬷嬷,给来传信儿的宫人们散散喜气。
蒋太监的自然要更好一些,荷包里头装的是二百两钱引。
见状,他笑得更真切了几分,凑近老太太低声递了个话:“奴婢听说,檀家的嫁妆足足有一百八十八抬。七殿下是陛下搁在心尖儿上的,老太太,这事您掂量着轻重呐。”
……
“唉。”
姚老太太发出了今日第二十一声叹息。
钱嬷嬷叫后厨备了甘草绿豆水,怕老太太操心上火,连忙又给盛一碗,笑道:“您先前还盼着这桩婚事落定呢,怎的下了圣旨,还不放心呐?”
老太太一气儿饮了绿豆水,用帕子擦擦嘴:“明泽这婚事好是好,就是太费钱了些。还不等她风风光光拉扯几个弟弟上去,恐怕虞家就能被她掏空了去。”
钱嬷嬷没吭气儿。
便是一百八十八台的嫁妆添满了,也折腾不穷虞家。
自己的主子自己了解,这显然是不打算给大姑娘分太多东西出去,却还想一直用着人家。她不好评判主子,只能沉默。
老太太也没想从下人嘴里听到答案,自个儿琢磨了一会,咬咬牙道:“你去带人开了箱子,将我出嫁时那两套头面取来,送去大房,交到程氏手里。”
钱嬷嬷诧异:“主子,那可是洛阳母家当年花了大价钱打造的,上头一颗珠子便顶得上三品大员半年俸禄了。就这么……全都给大姑娘?”
老太太:“程氏看了自会明白。”
我老太婆将压箱底的东西都掏出来了,她这个做母亲的,再不为女儿仔细准备着嫁妆,到时候莫说天家不满意,外头的唾沫星子就能将她淹死。
大房这里也正发愁呢。
大太太今儿听到那句一百八十八抬,脸色当场就不对劲了,直到回了院里才发作出来。
“一百八十八抬,她是连着锅碗瓢盆都带去了?”
“那七……不过一个病病歪歪的,也想跟人家东宫媲美?”
“再说了,将我的嫁妆就是全都给明泽,那也不够!”
“话又说回来,哪能真的全都给个姑娘,瑾哥儿日后不用银子 ?哥儿出门在外,身上没点金银,哪里能有底气。我与老爷总夸明泽懂事,总不能临到出嫁,将她爹娘和弟弟掏空了去。”
大太太气呼呼的抚着胸口,静不下心来。
身侧,虞明瑾偷偷瞧一眼明泽。
大姐姐一张脸上无悲无喜,像是外人一样由着太太说胡话,竟也完全不气恼。
他心里头发寒,连忙笑着道:“母亲莫生气了,我哪儿用得着银子,往后那些个酒都不喝了,留着给大姐姐带去吧。”
大太太气得拧了儿子一下,也没舍得用力气。
“小孩子家家的,插什么嘴。自个儿去玩,万事有母亲顶着呢。”
虞明瑾憋红了脸,看一眼虞明泽,到底还是甩着袖子出去了。
外头婆子打了帘子进来,神色慌张的瞧一眼明泽,禀报道:“太太,老太太跟前的钱嬷嬷过来了,还、还有……”
“七殿下也派了一位近前人来,都说是……给大姑娘来送嫁妆。”
第15章
钱嬷嬷这会子已经在屋外了。
大太太侧目打量明泽一眼,见她低眉顺眼的,不像是要跟自己作对,便起身道:“唤嬷嬷先进来吧。殿下的人……你亲走一趟去迎进来。”
那陪房应是,退出去,与钱嬷嬷擦了个肩。
“奴婢恭贺大姑娘,觅得佳婿良缘呐。老太太在宁寿堂高兴得合不拢嘴,特意命咱们开了箱笼,寻到当年出嫁时候母家给打的几套头面,说是要给大姑娘拿去压箱底。大太太您请过过目。”钱嬷嬷满面笑容,叫人将东西呈上来。
程氏听说过,当年洛阳姚氏嫁女下了血本,却一直也没见过老太太拿出什么好东西,传给她这个长媳。
如今瞧见这些价值不菲的翠羽捻金、宝靥冠儿,全都拿去给明泽作嫁妆,心里头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她笑笑:“老太太倒是肯对明泽好,这般稀罕物,竟一气儿都掏了出来。”
钱嬷嬷也跟着笑道:“老太太到底只能锦上添花,大姑娘要风风光光出嫁,少不得大太太您从旁帮衬着。老太太说了,您处事一向稳妥,嫁妆的事您掂量着办便是。”
程氏哪里听不出这甩手掌柜的意思,黑了脸正想分辩一二,七皇子派来的人却已到了。
今日来的是从前伺候杨淑妃的老人,名唤宁姑。
她身边也没带几个人,进了正厅,先与虞明泽见过仆礼,才向程氏略点点头。
“王爷昨日听闻,檀将军为准太子妃备了一百八十八抬嫁妆,便心中记挂,担心有人因此事为难了姑娘去,因而特意命老身开库房清点一番,为姑娘整理出一册嫁妆单子来。姑娘瞧瞧,可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若是满意,明儿入夜,便避开人走角门送去姑娘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