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苏意便可怜兮兮地把工厂那边的情况和孙老说了。
她的本意原本是想让孙老尽快同意她研制人参滴丸的事。
哪知孙老听完后,立即转身去了书房,不多久拿了个存折丢给了苏意。
“拿去用。”
苏意吓了一跳,“不是,师父,我刚才不是和你哭穷、找你借钱的意思啊。”
孙老呵了一声,“我知道,这是我一点心意,你先拿着去应急吧。”
苏意鼻子一酸,看了看存折上的金额,“成,师父,这钱就算是我跟你借的,等年底我一把连本带息还给你。”
孙老嗯哼了一声,“这两根人参我就收下了,制药的事我会想办法去弄的,听说你最近在火腿肠工厂挺忙的?”
“说吧,啥时候能回来药厂?”
提到这个,苏意也有些不好意思,“最近的确有些忙,不过你老放心,等那边的生产一上正轨,我就还回药厂来。”
“实不相瞒,我还是更喜欢待在药厂这边。”
孙老这才满意地看了她一眼,“行了,知道了,你赶紧去忙吧!忙完早点回来!”
等苏意拿着存折回家,大哥二哥和三哥四哥都赶了过来。
几个人手上还都统一拿着存折,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是来送钱来了。
听说资金周转不开,大家都把自己的家底给送了过来。
见大家都这么支持,苏意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么一来,廖正民也不会回港,只派人把人参送过去拍卖就行了。
第490章 再次回到西北
半年后。
春和堂制药厂研发的人参滴丸正式上市了。
虽然滴丸的工艺相较其他中成药简单,但是因为原材料的质量好,所以还未上市就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
在正式上市前,孙老和苏意商量着给不少行业内的大佬都发了请柬。
邀请众人现场来参观人参滴丸的生产,现场自然而然摆了不少的极品参。
苏意更是附带着安排了一场小型的拍卖会,赚一笔的同时也把人参滴丸的热度炒到了极致。
极品参的价格不菲,能买的起的人毕竟是少数。
相较之下,一盒只有十粒的人参滴丸倒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虽然八百八十块一盒的价格也不便宜,但是好在咬咬牙还是能买的。
况且这药是救命的好东西,家里面尤其是老人的,囤个两盒回去是最好的选择。
这趟来的人很多之前都是受了春和堂的恩惠的,哪怕一开始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买了。
回去一试之后发现效果十分明显,便当即又找春和堂加购。
所以,人参滴丸才刚刚上市就先在行业里火了一把。
制药行业的人又带动了各大药房员工的购买热情。
紧接着,在药房的口口相传下,人参滴丸也悄悄地在老百姓中间火了起来。
不仅如此,还有人专门从国外赶过来指定要买春和堂的人参滴丸。
上次廖正民安排专人前往港市将手里的二十根人参分批拍卖后,获得一笔不小收益的同时,也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后来,春和堂的人参滴丸也被那些人知道了,便安排人专门去羊城购买。
这样一来,人参滴丸竟在港市也火了起来。
眼看热度越来越高,廖正民担心人参货源的事情会被发现。
为了‘掩人耳目’,他特地投资在东北开了一家人参种植场,并同时在东北山区做起了人参的收购生意。
虽然种植的人参和收购来的野山参比不上苏意给的那些极品人参,但好在药效也是有的。
一番商量,众人最终决定除却原来的极品人参滴丸不变,另外再重新制作价格更便宜的版本。
平替版的人参滴丸价格要更亲民,适合日常保养服用。
人参滴丸销售上了正轨之后,集团的资金困难得到了大大的缓解。
而火腿厂那边,虽然暂时还没有挣够三百万,但是一年不到的时间,营业额也已经超了三百万,回本指日可待。
为了形成规模化生产,廖正民和苏意二人商量打算趁热打铁,继续再引进三套生产设备。
还清大家的债务后,苏意彻底松了一口气,准备逐步把火腿厂的工作慢慢转交给专业的职业人打理。
这样一来,自己就能早点正式回去药厂工作。
不过在回去药厂前,苏意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去做,那就是跟周靳川带着叶小武和叶暖暖回趟东北。
两年前原本四人就要回去的,只是恰好赶上了苏意意外怀孕。
如今孩子已经两周岁了,不是那个寸步不能离开的年纪。
而且今年正好是叶小武考上高中、叶暖暖升初中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