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李冰都能修建都江堰,他们现在又往前发展了四百多年,就算没法修建都江堰那种惠及千秋的大型水利工程,至少也能让青州少点水患旱灾。
阿飘爹把两汉时期各地出现的大型水利工程列了个单子,水库都是一个思路,利用原有的山涧溪流汇聚蓄水来形成占地多达几十顷甚至百顷的陂池,然后再通过堰闸调控灌溉。
思路已经理清,水库的选址范围也能根据后世的地图捡现成的,之后的勘察地形确定地址都交给专业的治水官员,他只负责在地址选好后派兵施工。
农事有贾诩盯着,各地的水库都交给周瑜监管,而他自己,则是要去处理那些搞事失败畏罪潜逃的大肥羊。
……
秋风萧瑟,年久失修的官道坑坑洼洼,马车慢行尚且颠簸,速度快起来更是坐都坐不住,但是几辆马车都没减慢速度,就算颠到坐不住也一直闷着头往前冲。
按理说赶路的话骑马最快,可马车上装着家族百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富他们实在舍不得。
界碑立在官道旁,碑上的字迹和官道一样沧桑难辨,只有走进细看才能看出来快被磨平的石碑上写的是什么字。
虽然离开青州地界儿也不意味着安全,但是马车里的男主人远远看到界碑还是松了口气儿。
能离开青州就是胜利,先离开青州,徐州的追捕不会像青州一样严密,只要能穿过徐州到扬州地界儿他们就彻底安全了。
然而就在男主人以为可以缓口气儿的时候,身旁忽然传来几声惊呼。
马蹄声由远及近,全副武装的精锐骑兵呼啸而至,只是眨个眼睛的功夫就将他们围的严严实实。
缰绳拽紧,踏雪乌骓仰天嘶鸣,马背上的绛衣小将取弓搭箭,在车夫惊恐的目光中凉凉开口,“又见面了,杂碎们。”
第159章 拿捏没商量
*
青州有山有海地势险要, 在乱世中属于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孔融欲以海岱为根基举兵耀武并非痴心妄想,而是青州真的有这个条件让他加入群雄逐鹿的战场。
可惜人不行,条件再好也没用。
野心谁都有, 聪明的就是像刘焉那样,看天下将乱汉室衰微直接想法子促使皇帝废史立牧,走朝廷的路子光明正大的割据一方。
刘焉到益州后招降纳叛、优容豪强、安抚士庶, 还暗中支持张鲁占据汉中, 利用五斗米教断绝和朝廷的往来。
是人都能看出他的用意, 但是也没人能在安邦济民上说他不好。
人家抚宁有方柔远功著, 明摆着要无视朝廷割据益州当土皇帝, 能坐稳土皇帝的位置算人家有本事。
再看孔融, 自以为才华盖世无人能及,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只想举兵耀武与群贤争功。
结果呢,所谓的自命不凡就是好奇取异高谈阔论不切实际, 说好听点是眼高手低,说难听点就是瞎胡闹。
在这种情况下, 青州的“得天独厚”就不是什么好词儿了。
没有主心骨能独揽大权安抚百姓, 豪族世家趁乱欺压盘剥,百姓活不下去加入黄巾,黄巾起义军再反过来攻杀豪族世家。
如今混乱了好几年,能在青州稳住阵脚的都不是一般人。
在荀晔以青州牧的身份来到青州之前,青州境内还能干涉官署行政的世家豪族已经所剩无几。
所剩无几, 不是说一个也没有。
青州境内宗室皇亲受封建国很多, 高祖刘邦的长子刘肥受封齐王定都临淄这统辖七十三城, 乃是汉初的第一大封国,死在兖州的兖州牧刘岱就是的后人。刘氏在这里不说只手遮天, 但也相当有权势。
除了东莱刘氏,还有北海的孙氏、管氏、腾氏、王氏,平原的刘氏、华氏,济南的伏氏等大大小小的世家。
乱世中很难用太平年间的手段武断乡曲,世家豪族也会审时度势及时改变策略,比如在黄巾势大的时候派族中子弟混入黄巾玩狼人杀。
以世家子的整体素养,只要不是被养废了,反过来拿捏黄巾贼众难度并不高。
比如黄巾首领管亥。
青州百姓近三分之一加入黄巾,世家豪族也双边下注派出子弟混入黄巾当贼头子,如此官不是官兵不是兵贼不是贼民不是民,愣是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孔融不是爱民之人,当初若是没有援军相助,他定会放弃北海逃奔他乡,然后青州依旧是看似无主其实却维持着微妙平衡的状态。
只是这平衡在没有外来势力插手的时候还好,一旦有外敌就会瞬间被打破,实在不是个长久的好法子,于是以管氏为首的一众世族才在荀晔到青州后迅速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