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消息传播的慢,九江官署放出的消息是半个月后考试,能赶上考试的只有九江本地以及周边几个郡的士人,再远的地方就算听到消息也赶不及。
不对不对,问题不是多少人能赶得及参加考试,而是这场考试是袁术办的。
袁术!搞科举!
那什么,现在的袁术还是原装的吗?
这个世界本来就乱七八糟,要是再冒出几个穿越者和他抢地盘,那才是真正的乱成一锅粥。
“世界屏障结实的很,我们每次过来都要经过好几轮检查,不可能有人悄无声息的偷渡进来。”赵匡胤看出来荀晔在怀疑什么,不用他问直接解释,“早年那种因为千奇百怪的死法而穿越的情况早就被打上了补丁,现在的穿越流程正规的很,连你这种走正规程序进来的都能延迟那么多年,还有空子给非正规的钻吗?”
荀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爹,这是什么能骄傲的事情吗?
回归正题,既然袁术大概率还是原装的,他闲着没事儿搞什么科举啊?
听到新鲜消息跑过来的孙策眨巴着清澈的大眼睛,显然也不知道为什么,“九江那边已经开始准备考试了,所有的章程都按照大哥之前在青州做法来。大哥请大儒郑玄出山,他就让大儒宋衷坐镇,真是一点新意都没有。”
荀晔满脑袋小问号,“袁术啊,那是袁术啊,他搞什么科举啊?搞得明白吗他?”
孙策不知道他们家大哥困惑的点儿在哪里,只以为他是不满意别人抄他的创意,“就是就是,搞得明白吗他?”
荀晔捶捶脑袋,连着好几天在官署和人打交道,精力充沛如他也难免有些头昏脑涨,“这几天多盯着九江的动静,看看他们还能搞出什么幺蛾子。”
袁术那边一直是几位叔父在盯,他给家里写封信,看看能不能问出点儿别的消息。
……
天才!
又一个天才!
收到颍川回信的荀晔忍不住拍案叫绝。
“爹,袁术真的很不走寻常路啊!”
如果被当成垫脚石的不是他就更好了。
“看看人家的心态,身处逆境也从不觉得自己不行。”赵匡胤煞有其事的感慨道,“这八字还没一撇儿呢,人家已经开始以皇帝自居从皇帝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了,的确是非同寻常。”
“问题不大,我也自信。”荀晔拍拍胸口,“最多半年,保管让他哭着喊‘既生术何生晔’。”
不管袁术的出发点是什么,他能在扬州推行科举都是好事,至少能让他的第二届科举考试没那么拉仇恨。
他这些天已经将下邳的情况摸的七七八八,接下来就是接手徐州全境。
下邳的官员和豪强富户看上去都很听话,大概是已经被笮融收割过了,所以只求保命其他都能退让。
被笮融祸害过的富户豪强能退让,其他地方的豪强就不一定了。
阿飘陛下旁观了好几天终于能派上用场,立刻打起精神准备出远门刺探情报,“下一个要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的是哪儿?”
荀晔拍板,“就近原则,东海郡。”
袁术要搞科举就让他搞,有颍川的叔父们盯着那边翻不了天,他得抓紧时间把徐州稳住然后回青州。
最近事情多,冀州那边张燕特意跑到临淄说要见他,但是那家伙出发之前没打听他在不在临淄,到地方了才发现扑了个空。
就……
来都来了肯定不能往外赶,张燕和公孙瓒深度绑定,难得人家主动找过来了肯定得抽时间见一面。
下邳这边已经稳定的差不多了,赵昱、王朗、陈登都是名臣,陶谦也还撑着没断气,徐州明面上依旧可以按照开战之前的模式运行。
劳烦阿飘爹再多盯几天,他回临淄见个客人,等他忽悠完张燕再回来就对着爹探查出来的名单开始杀。
“放心,这次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
半个月后,再次一无所获的阿飘陛下发出无声的呐喊:!!!
青州的世家大族遭受过黄巾的毒打胆小谨慎也就算了,你们徐州的世家豪族怎么也都怂的跟老鼠似的?造个反能死啊!
第154章 温侯吕奉先
*
张燕很烦。
从他被迫离开太行山和公孙瓒会和到现在, 无时无刻不在烦。
他百万之众的黑山军怎么就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不过看看比他更惨的袁绍,部众被荀氏招揽去七七八八也不是不能接受,至少他命还在。
可他好歹是曾经纵横北方的悍匪, 总跟失败者比算怎么回事?
间接性接受命运,持续性怒问苍天。
如果只有张辽成天在他耳边哔哔荀氏有多好也就算了,那小子已经被忽悠的找不着北, 这辈子估计都正常不起来, 他气的是公孙瓒那家伙自己不好意思扒着荀氏不放就撺掇他去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