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留下看家的年轻人们都不是生手, 虽然以前都没有独当一面过,但是主持政务的能力还是有的,紧张着紧张着也适应了下来。
留下的一群年轻人中,最不紧张的反而是荀晔这个一把手。
荀小将军向来奉行“他觉得他行他就行”的准则,送走一个又一个谋士叔后回头一看, 诶嘿, 靠得住的帮手还是挺多的嘛。
小霸王孙策, 虽然年纪小,但小小年纪就能在江东闯出名气本事肯定不会差。
周瑜同上。
曹昂同上。
所有人都同上。
大都督现在还不是大都督, 但能力也不是当了大都督之后才突然冒出来的,只要度过适应期肯定能把城里各个官署理的清清楚楚。
曹老板身边武将多谋士少,小曹同学能一直被曹老板带在身边估计也没少被使唤,军务政务对他而言都不在话下。
他自己就更不用说了,最开始刚进京的时候干的就是动脑子的活儿,后来不动脑子是因为身边有脑子的人太多用不上他,不代表他真的没脑子。
所以他要怎样才能让颍川乃至豫州的父老乡亲都相信他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后生?
“你自己想的主意,后果自然要你自己来承受。”耳边飘来几个字,再一眨眼,衣冠整齐的始皇陛下已经坐在他刚才坐的地方,“莽撞少年可以让敌人放松警惕,然有利必有弊,同时也会被自己人轻视。”
荀晔被念叨了也不生气,开开心心和阿飘爹打招呼,“始皇陛下,好久不见。”
道理他都懂,现在已经在着手找补了,就是私底下悄咪咪吐槽几句,正经场合他还是很正经的。
好几个月不见,他还以为阿飘爹们提前结束任务潇洒去了呢。
嬴政微微颔首,随之而来的是熟悉的电子音。
【时值五月,麦岐苦薄收,青黄两不接。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百姓震恐。勇敢的天命之子,希望你能挺身而出解兖州之难,让天下百姓都三荒五月有饭吃、九冬十月有衣添。】
荀晔眨眨眼,感觉这次系统爹的任务不太对劲。
之前都是“勇敢的天命之子,你能balabalabala吗?”之类的疑问句,怎么今天变成“希望你能balabalabala。”这种祈使句了?
算了,问题不大,反正都是任务,换汤不换药内里还是一样的。
三荒五月有饭吃,九冬十月有衣添。没有记错的话,这句话出自《红军打来晴了天》。
额,他打仗的时候是红衣银甲,这年头朝廷以及各州精锐也都是绛衣戎服,他们能算是“红军”吗?
还有就是,系统爹的任务发的好像有点超前。
“陛下,您来早了。”荀晔老老实实的回道,“孩儿进度太慢还没打到兖州,就算青州黄巾进犯兖州也轮不到孩儿去救。”
青州黄巾进攻豫州的话他自然是当仁不让挺身而出,现在兖州有主,他想挺身而出都找不到理由。
始皇陛下抬眸,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回的也不甚走心,“也许真的来早了吧。”
荀晔听的提心吊胆,“您是不是想说系统爹不会发错任务?”
始皇陛下唇角微扬,“孺子可教。”
荀晔:……
可是真的发早了啊!
而且他隐约记得曹老板麾下主力部队就是打青州黄巾时收编的三十万青州兵,之前已经把人家的谋士天团挖了个底儿朝天,再把人家的主力部队也截胡了多不好意思。
所以曹老板应该不会介意这些小细节吧?
肯定不会在意,曹老板都把最稳重靠谱的亲儿子送到颍川了,天塌下来他们都是一家人。
义父莫急,他马上琢磨怎么名正言顺的帮助兖州抵御黄巾贼,桌上这些还没来得及处理的公务就……
陛下,听说您一天能处理两百斤竹简,能让孩儿开开眼吗?
始皇陛下面无表情,“希望你明白,朕来这里是为了发任务,不是替你做任务。”
不省心的好大儿笑的灿烂,被阿飘爹这么一提醒又想起来这些日子记在小本本上的问题,于是看似唯唯诺诺实际却很不客气的将纸撕下来呈给尊贵的始皇爹,“陛下,您肯定不愿意教出一个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对吧?”
儿子不争气丢的是爹的脸,他脸皮厚挨骂就挨骂,牵连到陛下们就不好了。
他也不是不干活,这不是父子搭配干活不累嘛。
最近事情太多,能独挡一面的谋士叔们都去别处主持政务了,只留下一个年轻的他和几个更年轻的小伙伴在颍川看家。
别看他平时表现的很稳重,其实他心里可慌了。
他只是个孩子,他能懂什么啊?
义父不信的话,看他真诚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