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明君养成计划(152)+番外

作者: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据说审配忠烈慷慨为人正直,大概是太不会说话所以不被韩馥不待见,等到袁绍反客为主成为冀州牧才成被提拔为治中总理幕府。

田丰的遭遇比审配更加曲折,大汉以孝治天下,田丰天资出众,少年时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已过仍笑不露齿,由此声明远扬。

荀晔觉得这年头举孝廉和作秀差不多,但是大汉几百年都这么干也不好说什么。

田丰博学多才孝名远扬被朝廷征辟举为茂才,但是他不满朝中宦官当政没多久又弃官归乡,到韩馥为冀州牧时才再次出仕为官,不过依旧是郁郁不得志。

袁绍刚挤走韩馥成为冀州牧正是广纳贤才的时候,得知田丰的大名后亲自去请他出山辅佐。但是袁本初什么性子大家都清楚,能将田丰请出山不意味着能将人才发挥最大用处。

别的不说,他就问一个问题,“诸位觉得冀州世族真的归顺袁本初了吗?”

反正他不这么觉得。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连朝廷都靠不住更不用说地方官,他们自个儿当地方官的时候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家绝对靠谱,站在世家豪强的立场上会相信这种场面话的绝对一个都没有。

大饼谁都会画,最后有几个真靠得住的?

不说别人,就拿他们自家来说也是更相信自己人,不然也不会费劲儿的一次又一次搬家。

只要袁绍继续发癫,他们东出壶关拿下冀州不是梦。

荀小将军把发言讲成动员大会,说完之后潇洒退场,还不忘朝旁边的小伙伴挑挑眉求夸夸。

张辽听的热血沸腾,也就是怕被点出去发言不敢有大动作,不然他能直接举起手臂跟着喊“东出冀州!进军青徐!以顺诛逆!重振汉威!”

荀谌看看跟打了胜仗的小公鸡似的小侄子,再看看旁边与有荣焉的小侄子他爹,张了张嘴愣是一个字都没蹦出来。

荀悦笑意盈盈,“虽然有些着急,但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傻小子这些天长进不少,面对混乱局势不再两眼一抹黑,不用再特意揉碎给他分析。

很好很好,进步非常快。

就是有点着急,这点不妥。

荀谌神色复杂,“如果没有后顾之忧,此时为韩文节伸冤复仇的确能让袁本初无法在冀州立足。问题是,并州的仗还没打完。”

荀悦点点头,“所以明光只是说说,我们也只是听听。”

冀州北边还有个公孙瓒虎视眈眈,就算他们不主动出击袁绍也没法过安生日子。公孙瓒和袁绍互相牵制,正好方便他们继续收复并州失地。

他也没想太多,只是儿子有进步想夸两句而已。

荀谌:……

荀谌想想家里年方三岁的儿子,无比后悔成亲太晚。

荀谌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努力将思路拽回绍有十败之前,“公孙瓒兵力强盛,但袁绍麾下有至少二十万大军,再加上时不时出山劫掠的黑山贼。三方混战容易误伤,此时不宜掺和。”

此时不宜掺和,但是可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且比起自顾不暇的袁绍,更需要他们担心的是声势浩大的黑山贼。

黄巾之乱距今已经六七年,张角、张梁、张宝等人死后黄巾残党依旧在不断作乱,黑山贼号称从者百万声势最大不得不防。

荀晔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打起精神,“文远兄,你我立功的时候到了。”

他说攻打冀州是说着玩,友若叔说黑山贼绝对不是心血来潮提几句,这回八成真的要安排剿匪的事情。

就算不直接进山剿匪,整个太行山沿线的布防也得安排上。

太原上党已经清剿完毕,按照太行山的走势,接下来的重点除了雁门还是雁门。

黑山是太行山南边那一段,后来发展起来才遍布整个太行山脉。黑山贼号称百万,说是百万其中能打的可能连十万都没有。这年头的百万大军听听就行,水分比袁本初脑子里的水都多。

太行山有太行八陉,并州和冀州之间来往的陉道都在山脉之间,黑山贼利用地势分布在山谷之中,剿灭难度极高。

贼首张燕是个很会扬长补短的聪明人,知道手下那些山贼没法拧成一股绳也没非得攻城略地,而是以百万部众为底气找朝廷谈条件,然后成功从聚众作乱的贼头子摇身变成掌管山区军政大权的平难中郎将。

没有州牧之名,却有州牧之权。

相当于在大汉十三州之外又强行弄了个州出来。

叔父们之前将邺城到晋阳路上的黑山部众全部收入麾下,张燕肯定已经记恨上他们。反正早打晚打都是打,主动出击好过被动迎敌,打就完事儿了。

夏天打仗受罪,但是受罪的不是他们一家,只要所有人都受罪,四舍五入就是没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