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逃荒老妇,我抱回福宝旺全家(32)

作者:有头发的星星 阅读记录

于二林看他媳妇儿生气了,赶紧去哄,“是俺的错,俺的错!是俺不会说话,媳妇儿别生气了!”

李来弟倒没真生气,用食指轻轻戳了戳于二林的额头,娇嗔道,“你个憨老二,真当生孩子容易呢!咱娘生了那么多孩子哪一次不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你这话要是咱娘听见,咱娘准得打死你!”

“真的啊?这话你可别和咱娘说,俺可不想挨打!”

于二林真挺害怕他娘满院子拿着铁锨揍他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苦夏带着刘有香和孩子们回来准备包饺子了,于大林也和于四林于小妮正好带着白面赶回来。

于二林就把他心里的怀疑和苦夏说了,苦夏这么一琢磨,心说八成这次来偷钱的和上次来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他们家还是得防着点儿,谁让他们家现在有钱又有粮,可以说是王家村里最富裕的了,谁不眼红?

但他们确实不知道上次来偷东西的人是谁,只能暂时把这件事情搁下,专心的为小福宝的满月包起饺子来。

小福宝连牙都还没长出来,饺子当然是不能吃的,只能给大人们解馋,她就只能跟着喝几口饺子汤凑凑热闹。

包饺子的时候,苦夏没让李来弟干活,就说让她看好几个孩子,别让他们捣乱就行。

李来弟心里觉得熨帖的很,婆母对她越来越好,自打生了孩子之后,什么重活累活都不让她干,要不是她自己要求活动活动,婆母甚至还想让她在炕上待到满月。

虽然婆母一直说对她好完全是因为自己家的小闺女二丫,但这关心却是实打实的落到她身上的,李来弟领这个情。

她没有娘家,她母亲在那个家里存活已经很艰难了,她不能再给母亲添麻烦。

从嫁到于家开始,她就已经和娘家斩断了一切联系,从此以后她的家就只有于家,所以就算在于家受了什么委屈,她也没有地方可以哭诉。

幸好她的丈夫是个很好的人,待她很好,在婆婆刁难她的时候也向着她,并没有因为她接连生了两个女儿而对她摆脸色,反而很是心疼爱护她。

在这个家里唯一不顺心的地方就是婆母,总是因为她生了个女儿找她的茬,但现在这唯一不顺心的地方也不存在了。

李来弟很知足,她觉得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婆母友善,丈夫爱护,活泼的大女儿,可爱的福宝小女儿,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她现在已经不会再有饥饿的时候,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许多人羡慕她都羡慕不过来。

只是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亲生母亲,李来弟心里还是有遗憾,不知道母亲怎么样了,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还活着……

第24章 有新的农具了

大中午的一家子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饺子,还是白面肉馅儿的,这是在他们日子过得好的时候都没有过的,也只有于大林和于二林在小时候有幸尝到过两回,时隔多年再次尝到,竟然有种感动到流泪的感觉。

苦夏跟他们拍着胸脯保证说,以后一定会天天吃上白面饺子,一直吃到他们不爱吃为止!

于大林他们都跟着笑,心里倒没当真,只觉得是娘在安慰他们,他们也在心里这么真切的期盼,盼着总有一天他们能过上连吃白面饺子都能吃腻的生活!

然而肯定不是现在,目前他们只想着红谷子能丰收,这样他们便再也不用担心挨饿。

下午苦夏没有先去自己家的地开荒,而是去了王家村村民们集体种植的那一块地,看看藜麦生长情况如何,看看村民们在种植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见藜麦苗长得虽然比她家的差了一点,但依旧长势喜人,这才放下心来。

这些村民们都是老农民了,根本不用苦夏过多担心,只是嘱咐他们千万不要给藜麦浇水太多,这藜麦就是抗旱的,要是浇太多的水,反而不好。

村子里凡是有劳动力的,都对藜麦格外照顾,村长组织村民们,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时间分好组,排好时间表来照顾田地,什么时候和谁一起浇水,什么时候一起除草一起施肥,这都是有安排的。

反正他们王家村绝对不可能有白白吃饭的,就连六七十的老人能挪上两步也要过来在麦田周围拔一拔好不容易冒出来的草尖尖。

这种大热的天长出来的草属是很少,所以在王家村里能有这么一大片绿油油的地方非常的显眼,老村长早就考虑到这一点,特意把这一片田地放在一处隐蔽的地方。

这么一大片绿色,在那些已经饿疯了的灾民眼里,那可就是食物!

他们有时比蝗虫还要可怕,扑上来根本就不管这些草叶子吃了会怎么样,只想填补此时的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