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到ICU门口(24)+番外

作者:源源0123 阅读记录

老太太问了问陈落的收费,陈落说:“每天260元,周六或者周日要休息一天。如果只是白天9点回去,晚上9点就回来的话,那天可以付130元。如果可以回家睡觉,第二天9点回来,那一天不收费。”

陈落趁机把自己的要求提好,她早就想过了,必须每周回一次家,见一次晓星,洗一次澡,这是最低限度。

老太太想了想说:“好吧,260元就260元,我看了几天,觉得你做事还是很认真负责的。”

接着,老太太给陈落讲起自己女儿的情况。

老太太的女儿今年40多岁,她们都不是省城人,生活在省内的另一个小一点的城市,距离这里2个小时的车程。

说是她女儿突然白肺,情况危急,当地医院无法救治,就马上联系了这家医院,不知道这家医院是不是属于上级医院,这家医院就派车派人带着医疗器械去了她们那里的医院,到了医院,派去的主治医生给患者插上管,然后一路救护车给拉回了这家医院的ICU。

到了这家医院刚两天,情况就开始转好了,还是年轻,身体恢复得快,有可能过几天后就可以拔掉管子。

陈落问:“怎么这么年轻就白肺这么严重啊?”

老太太说:“她不爱动,又总喜欢点外卖,还总点油大的,还有奶茶之类的,后来越来越胖,还总不动,经常就躺床上,然后就咳嗽,后来开始发烧。医生说她这样总是卧床的很容易肺部感染。”

陈落接着问:“那就您一个人在这里照顾啊?”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我那个女婿人家要上班,又不在本市,家里还有孩子,没办法一直守在这里。我年纪大了,熬了两天,也是实在扛不住了。我有个亲戚在附近,我打算住到那里。每天下午探视时再过来,其他时间就找你帮忙盯着。”

陈落说:“好的,那您放心,没问题,不过得等9床的病人出院了,我才能帮您干。”

老太太说:“行。”

这时,陈落的手机响了,是张医生打来的。

“陈姐,我联系好了,明天一早办理出院手续,救护车也会明天早上8点到位,你帮我收拾一下东西,明天我都带回去。”张医生说。

陈落知道是老太太当时准备住院带来了很多东西,有在救护车上用的被子枕头,还有准备脸盆毛巾换洗衣服等等日用品。

因为一开始没想到会住进ICU,都是按照普通病房的要求准备的。进了ICU这些东西都用不上了,暂时都放在ICU门口的一个堆杂物的小房子里。

陈落连声答应,电话挂断。

陈落看表已经11点了,准备吃饭顺便给老太太买饭,唉,也不知道老太太还能不能吃饭。早上送进去的饭,陈落刚才问了护士,说一点都没动。

下午两点半,张医生来了,3点他进去看了老太太,出来后,一直很沉默。

陈落想问老太太怎么样,看着张医生悲伤的表情,陈落开不了口,看来情况肯定是不太好。

陈落就默默的去收拾东西,把老太太的被子和枕头拿出来单独放,估计救护车上还得用,其他东西都打包好。

张医生今晚也没走,一直待在这里。

他没有准备任何铺盖,就在椅子上,后来实在困了,就把老太太的枕头枕上,躺在坚硬冰冷的椅子上眯一会。

他留在这里,也是担心医生叫他,毕竟没有插管,医生说随时有生命危险。

陈落默默的祈祷,希望老太太可千万别出事。

她儿子就在一墙之隔的走廊上,盼望着能把她平安的带回老家。

也不知道是不是祈祷起了作用,老太太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一早,张医生就去办理转院手续,救护车也准备好了。

陈落就守在ICU的门口,张医生一回来,ICU里的医生和护士,就给老太太转到其他病床上,鼻子上戴着氧气管,从ICU大门口推出来了。

凡是转院的病人都是从ICU正门推出,通过走廊,从医院正常出入电梯下楼,而去世的则是走ICU后门,那里比较偏远,有一个专用电梯。

陈落赶紧把被子枕头都拿过去,把被子给老太太盖好,枕头放好。老太太眼睛闭着,有微弱的呼吸,脸色有些蜡黄,远不如她那天进去见到的那样。

张医生在老太太耳边说:“妈,不要着急,醒了也不用睁眼,没什么事的话,闭着眼睛不要动,这样氧气消耗量少,你就不会那么难受。”

陈落拎着其他两大包东西,跟在旁边。

张医生和救护车里的医生推着病床,准备走电梯下楼。

虽然有四部电梯,但是这会早上8点多,等电梯人很多,每次上来下来的电梯里人都很多,电梯满满的,病床根本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