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巴不得萧栋国立刻偿命,怎么可能会选择谅解?
但是这样的心里话话,她又怎么可能告诉张桂兰?
不吊着她,她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留在医院里伺候她呢。
之前她伺候了张桂兰这么久,这都是张桂兰欠自己的。
而且她现在和小军两个人在沪城举目无亲,也没人能够依靠,必须要把张桂兰牢牢地绑在身边照顾她们娘俩。
张桂兰是出钱又出力。
儿子留下来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又厚着脸皮,一家亲戚一家亲戚去借。
肚子里的肠子也早就悔青了,早知道是这样,为什么非要闹着来沪城?
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完。
顾逍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苏清苒去医院做超声波检查。
这段时间,苏清苒的状态挺不错的。
而且平时也没有什么恶心的感觉,胃口也不错。
不过第一次做这种正式的检查,众人不免担心。
结果出来却让所有人震惊,苏清苒怀的竟然是双胞胎。
这一下可把所有人给激动坏了。
怀一次就能有两个孩子,而且还不违反生育计划,这是当下不少人想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不过,大家也担心她怀双胞胎辛苦。
原本大队长还想着自己回去,让老伴一个人留在沪城,照顾儿媳妇。
现在得知小苏怀得是双胞胎,也不敢掉以轻心,主动提出要留下来一块搭把手。
满三个月后,苏清苒坚持要去上班。
她感觉自己这两个月养得、状态好的能打死一头牛了。
现在萧栋国已经正式收监,也不用担心他再作妖。
顾逍答应了,不过提出要早送晚接。
如果他去外地,就让林向南代他去接。
公交车上人太多,万一被挤到了,后悔都来不及。
苏清苒正式回归职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忙着给工作室注册公司。
1984年是公司元年。
后世很多大的企业,不少都是在84年开始注册成立的。
公司不光是比个体户听起来好听,而且更规范,更容易获得客户的支持和信赖。
毕竟,签合约的时候,那些客户当然是愿意和公司签约,而不是个人。
而且,在员工的人数上面,也没有了限制。
苏清苒提前打听好了申请的流程和要准备的资料。
只是可惜,现在申请注册公司才刚刚开始,别说外面没有懂行的,就是负责审批的单位自己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苏清苒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先是把自己能准备的都先准备好。
首先就是公司的名字,一开始,三个合伙人还想用清苒或者三个人的名字拼接。
但是无论如何拼,都觉得不太顺口。
苏清苒笑道:“就叫先锋吧!咱们工作室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的翻译工作室,在这个行业,算得上是先锋。”
“沪城先锋翻译咨询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可以,一听就很前卫。”
“洋名就叫pioneer吧!这个名字也有先驱者和开拓者的意思,很符合咱们公司的气质。”
起完名字,接下来就是要准备注册资本。
沪城这边要求的最低注册资本是十万块,而且要求实缴。
三个人一开始就商议好了入股的比例。
苏清苒占六成,掌握公司的绝对话语权和领导权。
顾晓蕾和林小梅分别占两成。
“你们那要是拿不出来,我这边先垫上。”
“不用,我们都攒下了不少钱,这几年的工资和分红都没怎么花。”
苏清苒想着顾逍那边的车队也要实缴,便没有和两个人坚持,各拿了每人两万块钱。
第476章 鹏城拆迁
手续全部递交上去,十万块也存到了指定的验资机构。
接下来就是等待。
期间,苏清苒被要求补缴过两次资料,弄得她有些提心吊胆。
甚至开始想办法找关系去活动了。
就在这时,公司的营业执照终于下发了下来。
兴许是,她们的翻译工作室之前还是有点名气的,对方也没有太为难她们。
一回生二回熟,苏清苒成功拿下翻译公司的注册后。
开始趁热打铁,帮着顾逍的车队进行注册。
顾逍几人听说她们的翻译公司取名叫先锋,觉得很洋气。
也想让她给取个洋气的名字。
苏清苒想了想,“你们干运输的,不能光要想着洋气,还是要接地气,不如就叫通达运输吧!”
“通达通达、四通八达,这个名字我觉得挺好!”
其余人念了念,也觉得十分上口,的确比先锋更适合他们输运公司。
运输公司除了基本的资料,苏清苒已经十分熟悉,另外还要再准备车辆以及司机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