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528)

作者:香菰叶 阅读记录

可是如今看来,村里却稍显破败萧条,人气也不是很旺。

黄志强无奈地解释,“没办法,我们这农田少,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家吃的,世世代代打渔为生,也只能勉强饿不死。

一水之隔,收入却能差上几十倍,很多人都不愿意继续守在这了,这几年,人已经走了不少。”

随着风送来的咸味越来越重,三人终于抵达了黄志强的家。

在门外远眺,已经能够看到远处的海湾。

“老宅子破,你们暂时凑合住下来,平时家里是老两口在住,我偶尔有事回来住几天,我妻子和儿子都在羊城那边,带孩子上学。”

两人进屋和两位老人打了个招呼,提前从行李里取了些从沪城带来的点心罐头,算是见面礼。

闲聊两句才知道,原来黄志强的大哥一家也已经去了对面。

原本是想一起把老两口带走的,但是老两口舍不得故土。

加上黄志强在这边做生意,干脆就留下来帮着他守着老宅子。

小儿子回来时也不至于没口热饭吃。

黄志强也算孝顺,虽然老宅子外面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屋里该有的家具和电器都有。

和羊城住的平房一样,都是外表看起来低调,其实钱都用在了里子上。

两人歇了一会,外面渐渐凉快起来。

黄志强在院中理好了渔网,喊上两人一起坐船出海打渔。

罗田村家家户户都有渔船,不大,但在两个从未坐船出过海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大船。

船上甚至还有简易的厨房。

苏清苒对出海打渔有些好奇但不多,顾逍却显得格外感兴趣。

不光对打渔,对开船也很好奇。

上了船便去看黄大哥是如何开船如何做打渔的准备工作。

苏清苒笑着让他别管自己,难得有机会出海,好好跟着黄大哥痛痛快快体验一把。

她自己就坐在船舱上看风景,吹吹海风,也挺惬意。

船开了一会,黄大哥便开始下网。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有活蹦乱跳的鱼上了船。

沪城那边的市场也有海鱼卖,但主要是小黄鱼、带鱼和鲳鱼等。

这边的鱼的种类很不一样,好多两人甚至见都没有见过,也算是长了些见识。

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落下,海面倒映着夕阳的余晖,金灿灿得晃眼。

迎着晚霞,吹着咸涩的海风,两人重新回到了码头。

码头是罗田村专用的,停靠着村里大大小小的渔船。

岸上,不少人刚刚出海打渔回来,交谈分享着今天的收获。

还有不少妇人在岸边帮着杀鱼,准备清洗后做干货。

见黄志强带着陌生人上岸,便都打起了招呼,好奇问了起来。

黄志强笑着回应,“这是我媳妇娘家的亲戚,顺路过来玩两天。”

大家听说是黄家的亲戚,主动要送鱼。

黄志强不肯要,晃了晃手里的水桶,“我们今天收获也不少,够吃了。”

回去的路上,苏清苒注意到,家家户户门口都晒着鱼干、海带,虾干,还有不少是她认不出来的海鲜干货。

便主动问黄志强,“黄大哥,我们正好想买点干货回去,不知道能不能从村子里直接买?”

黄志强笑笑,“用不着买!家里就有现成的,走的时候我给你们装好带着。”

苏清苒摆手,“不不不,要是我们自己吃就不跟你客气了,主要我们想着难得过来,多买点带回去送人。”

顾逍附和,“就是,我们在这打扰已经够不好意思的了,黄大哥要是这么客气,那我们就不买了,回头到了羊城买也是一样。”

黄志强见两人坚持要自己掏钱买,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那行,我带你们在村里转转,直接找村民们买,这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你们可千万别去羊城那当冤大头。”

两人笑笑答应下来,在黄志强的陪伴下,买了不少的鱼干、干贝、虾米、虾干、海带等等。

两人买得不少,大家看在黄志强的面子上,也都只收了极低的价格。

晚饭是老两口做的,黄大哥打下手。

三人在海边生活了一辈子,处理起来这些鱼虾很是得心应手。

只用简单的葱姜和酱油,做出来的滋味确实极其的鲜美。

苏清苒和顾逍都赞不绝口,直夸比中午在县城馆子里吃的还要好吃。

晚饭结束,三人静静等待夜幕降临。

直到屋外天色变得黑黢黢,黄志强这才拿起手电筒带着两个人出了门。

几人去的是村子外的另一处码头,平时白天也是供渔民停靠渔船用的。

到了晚上,这里却大变了样。

黑暗中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大家都刻意压低了声音,没人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