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公婆二人还是提前和两人商量,让他们今年去城里过年。
头两年小苏都是在乡下过的除夕,今年好不容易苏家人回来了,房子也要回来了,是该去陪陪娘家人,热闹热闹。
苏清苒当然也想回去,只是觉得第一年结婚,就把老两口丢在家里,有些过意不去。
顾逍提议,“干脆今年都去城里过年得了,城里新房刚布置好,正好去暖房,到时候把妈和南星、大哥大嫂都叫过来,一起在新房里热闹热闹吃个年夜饭。”
苏清苒觉得这个主意挺好,两人便一块去商量。
顾晓蕾是第一个举手赞同的。
老两口一开始还有些顾虑,但是仔细一想,过年村里也没什么活计,知青们也都回家了,不需要他们操心什么。
在村里过了几十年的除夕,偶尔出去一回也没什么。
便爽快答应,开始大包小包地收拾起吃食来。
村里人只当他们进城是去苏家过节,对两家的融洽关系羡慕不已。
除夕的头一天,一家人就进了城,开始收拾打扫卫生,准备过年。
苏家得知她们四人要进城过年,高兴坏了。
第二天除夕一早,便都带着自家准备的年货一块过来帮忙。
两家人加起来有八口人。
写对联的、贴对联的,收拾桌椅碗筷的,掌勺做饭的、择菜打杂的,个个忙得热火朝天。
顾家从乡下带了自家养的鸡,大队分的猪肉和鱼,还有之前做的腊味。
一大清早,顾逍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十几斤新鲜的羊肉回来。
羊肉细嫩,鲜亮的浅红间还夹杂着细密的白色肌肉纹路。
看到这块肉,想吃火锅的念头就从苏清苒的脑海里蹦了出来。
这么好的肉切成薄薄的一片,往沸腾的清汤里涮上十几秒就熟了。
要是还能配上一碟子芝麻酱,那就更绝了。
苏清苒提了一嘴,做大哥的立马回应笑道:
“想吃涮羊肉?那还不简单。
正好,前段时间我们单位同事去京市帮我捎了个铜锅回来,一次还没使过,炭也是现成的,我现在就回去取。”
说完,苏振华便匆匆跑回去取铜锅和炭去了。
大嫂江爱玲也笑道:“吃涮羊肉要配芝麻酱,我会弄,我来做一点出来。”
说着,便取了芝麻开始小火慢炒起来。
剩下几人,切羊肉的,准备配菜的,都忙活了起来。
两家人在为除夕年夜饭忙碌的时候,苏景山也在马不停蹄地往家赶。
一路上,他不停地看时间,生怕火车路上会晚点。
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下了火车,出站后外面已经没什么人了。
眼看天要下雪,他也不想打电话让家里人再麻烦跑一趟,干脆加快脚步往家里疾走。
好不容易回到家,却见大门紧闭。
领导不是说房子已经还回来了吗?怎么没人?
难不成大家都去了乡下过年?
苏景山想起从前家里藏钥匙的老地方,便试探性地掏出墙上一块活动的砖,果然在下面找到了大门的钥匙。
推开门,家里明显是有人在住的,只是一时出门去了。
苏景山放下心,四下看了一圈,这才在饭桌上找到一张纸条。
上面竟然是给自己的留言。
只是看着这地址,怎么那么熟悉?
那不是之前在草棚住在隔壁的冯教授的家吗?
怎么变成了女儿和女婿的家?
苏景山有点糊涂,打算放下行李,先过去看看再说。
哪知道刚出门,却在门外撞见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
这可是他辛苦栽培多年的‘好学生’,又怎么会认不出来。
想到他之前干的事,苏景山脸色顿时一沉,“你来这干什么?”
第357章 萧栋国回城
萧栋国也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竟然碰到了刚刚从西北回来的苏教授。
今年年初,曹院长落网之后,他害怕自己被牵连进去,立马和机械厂辞了职。
一个人带着母亲偷偷躲回了乡下的老家。
这近一年的时间,他甚至一次都没有进过城,一直在乡下躲避风头。
乡下的生活很艰难,他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他们是寄人篱下,要看人家脸色。
而且,他娘一回到乡下就开始这疼那疼浑身疼,成天躺在床上下不了床,吃饭都要端过去给她。
更何况是下地干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关键她不干活就算了,成天还挑剔吃的差。
挑剔二叔家的儿媳妇不够勤快,不愿意伺候她。
最后把人家惹急了,回娘家喊了十几个兄弟过来,把萧家老宅全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