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由衷地道:“屈大夫当真是定海神针!”
如此议定之后,又不约而同地去看圣上,等待他的最终首肯。
没有人觉得圣上会拒绝这个提议。
毕竟这实在是很周全,也兼顾各方了,不是吗?
圣上以手支颐,眸色幽幽,了然地、玩味地笑了起来:“难怪要把承恩公也拉进去呢。”
因为不想公审小金榜舞弊案。
偏偏这位舅父,还是他一手抬举起来的……
圣上笑着揉了揉太阳穴,神情漠然,眼睑抬起一点,几瞬之后,复又落下。
他转目去看首相唐红,淡淡道:“就这么办吧。”
第126章 圣上笑眯眯地同德妃道……
瑶光殿。
洗三的仪式多半大差不差。
成年人经历得多了,没什么感觉,阮仁燧和大公主倒是觉得很新鲜。
大公主还问贤妃呢:“洗三,就是庆贺出生第三天吗?”
贤妃说:“是呀,出生后第三日沐浴祝吉,就是洗三。”
大公主稍觉疑惑:“我怎么不记得我洗过?”
阮仁燧没忍住笑出声来。
朱皇后也笑了:“你那时候还小呢。”
又招呼这两个孩子,再加上阿好:“过来吃蛋糕吧。”
阿好没吃过奶油,用勺子盛了一点送入嘴中,紧接着就享受地眯起了眼睛:“真好吃!”
阮仁燧跟大公主也喜欢吃这一口,三个小孩儿聚在一起,小猫似的,咕噜着享用起来。
用过午膳之后,韩王妃笑着谈起了近来神都城内的读书热:“宗室的那份名次表往外一摆,延寿跟希龄都急啦,点灯熬油地在写东西,盘算着明年把名字再往上升一升呢!”
韩王世子跟成安县主都位列前十,只是没能进入前五,半大孩子格外要强,不免就起了追逐之心。
武安大长公主不知想到什么,忽的微微一笑:“英国公府近来正热闹呢,英国公领头,把年轻的姬妾们放出府去了,不止如此,还立了家规,限制家中子弟妾侍的数量……”
殿内几人听得忍俊不禁。
朱皇后惦记着同为开国公府的世交,倒是给英国公说了句好话:“管中窥豹,由此可见英国公改制的决心了。”
太后娘娘听得有趣儿,就叫了筹办这事儿的几个孩子到近前来说话:“宗室那边的名次表已经出来了,那外戚那边的呢?”
论齿序,大公主是长姐。
论身份,她是皇室的公主。
这时候,当然得由她开口回话:“皇祖母,已经做出来了,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核对一下,就能公布出去了。”
太后娘娘瞧着她,问:“第一名是谁?”
大公主眼睛亮亮地看了朱皇后一眼,与有荣焉:“是朱娘娘!”
太后娘娘了然地点点头,又问:“后边呢?”
大公主就挨着往下数:“第二名是朱娘娘的弟弟朱正柳,再后边是德娘娘的弟弟夏侯怡,承恩公府的刘五娘子……”
太后娘娘一抬手,打断了她的话,问了句:“德妃弟弟分数的由来是什么?”
大公主如实讲了。
太后娘娘少见地有点讶异。
她问德妃:“你弟弟是打算去十六卫?”
“是,”德妃起身回话,如实道:“他在骑射上更有天赋。”
太后娘娘有些赞善地看了她一眼。
也是出于这点赞赏,她多说了几句话:“即便不走文官路径,也不要让他荒废了学业,读书的意义不在于仕途,而在于明心知礼。”
德妃深以为然,很诚恳地将自己先前所思所想讲了。
当着众人的面,她也不在乎自揭其短:“阿耶故去之后,家中子弟无人督促约束,又因为宫内有妾身和皇长子在,一时纵意,长此以往,即便不招惹灾祸,也会迅速没落的……”
大公主一脸崇拜地看着她。
朱皇后脸上也含着几分欣赏的笑意。
太后娘娘点点头,同后妃们道:“德妃这话说得很是,不只是她,你们也该记在心里,让母家子弟引以为戒。”
众人齐齐起身,行礼道:“是。”
太后娘娘摆摆手:“坐吧。”
贤妃一边坐下去,一边偷眼去瞧女儿脸上的表情。
她实在是有点担心,怕这个冤种忽然间说句什么。
看一眼。
再看一眼。
最后把大公主看得生气起来,恨铁不成钢道:“阿娘,你总看我干什么?我脸上又没有字!”
贤妃:“……”
贤妃反倒是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