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87)

作者:文覃 阅读记录

相里明也觉得后怕,但可惜的是,他到现在也不确定背后是谁。

“相里伯父和我阿父都没有查到吗?”

相里明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把自己偷听到的都告诉赵子瑜了。

“我躲在墙角听的有点模糊,不过我依稀听到我阿父说这事儿背后有楚国人的影子。”

楚国吗?

“可是我大父说,他审问过昌平君了,昌平君反应很激动,表示他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甚至还赌咒发誓了。”

嬴政在审问完昌平君之后,第一时间就告诉赵子瑜这个苦主了,还语带玩笑的问自家孙女,如果她是秦王会怎么处置昌平君。

当时的赵子瑜对昌平君的印象还是一个有气质的老头,所以在知道他不是幕后黑手的时候,十分大度的表示她不想要昌平君死。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拉去修长城就好了。

听到自家孙女是这个反应,嬴政还诧异了好久,上下打量了一番,好像在确定赵子瑜的那句“不要他的命”是真的还是在开玩笑。

现在赵子瑜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得当时她让昌平君修长城还是太便宜他了。

只是昌平君现在怕是已经到了边境,还是秦王下的旨。

赵子瑜也明白,如果现在自己说不让他修长城而是要让他去死,根本不可能。

但是不做点什么,赵子瑜心里也有憋了口气在的不舒服的感觉。

相里明欲言又止,他想跟赵子瑜说,把人扔去修长城好像不是什么宽容的做法啊,就昌平君那老胳膊老腿的样子,怕是会当场毙命的。

要不是场合不对,相里明真的想感叹一句小鱼儿杀人于无形的高明。

但是相里明看到憋着口气,无处宣泄的赵子瑜,可耻的怂了。

“明哥哥,你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出口气呢?”

赵子瑜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发现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相里明还在神游呢,突然就被赵子瑜提问了,只能硬着头皮出主意。

“昌平君做这些是为了保护楚国,那如果楚国没了,对昌平君来说是不是极大的打击?”

相里明听自家父亲提起过,昌平君是曾经楚王的儿子。

虽然相里明不理解,为什么出生在秦国、生活在秦国的昌平君会对楚国有留恋就是了。

相里明的话给了赵子瑜一个思路,“你说的对,我们可以给楚国使绊子。”

而且大父还给自己透露过,君上马上要让曾外祖父出征了,目标就是拿下楚国。

自己使绊子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买卖。

于是两个孩子脑袋凑到一块儿,分析了半天得出了个要灭亡楚国,为自己报仇的结论。

然后赵子瑜就兴冲冲的跑去找扶苏了,人还没到就激动的吼了一句,“我要楚国付出代价!”

第37章

听完赵子瑜的解释之后,扶苏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了,震惊、疑惑、惊讶、欣慰……总之很复杂。

他看着义愤填膺的赵子瑜,很想说一句,乖女儿啊,你们偷听也就算了,还瞎猜;

瞎猜也就算了,还乱给人扣帽子;

乱给人扣帽子也就算了,怎么一不高兴就要人家付出代价啊。

更何况,楚国势大,那里是简简单单就能对抗的,不然君上也不会想着请王翦老将军出手的。

但是赵子瑜不依不饶不听。

扶苏被闹的没办反了,只说了一句,“阿父是没本事让楚国付出代价的。”

虽然这话一点也不威风,但事实就是这样

扶苏想,如果自己真的有让楚国付出沉重代价的方法,早就去父王面前献策了,还会等到现在?

更甚至,自己自己连劝说王老将军出山的方法都没有。

所以小鱼儿还是歇了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吧,这些事情让大人们操心就够了。

赵子瑜对扶苏的摆烂完全不当一会儿,摆摆手表示,没关系,她有办法。

这话一出,不只是扶苏非常惊讶,就连张良都侧目了。

赵子瑜还以为他们不相信自己,极力强调,让楚国付出最好的代价就是灭国。

张良没想到,赵子瑜居然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灭国”这两个字。

说得轻巧容易,但是这两个字背后代表的是楚国人家国覆灭,妻离子散,无家可归啊。

张良忍不住开口,“灭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啊。”

按照赵子瑜浅薄的战争知识来看,打仗打到最后其实就是在拼消耗,拼各自国家的国力。

而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而言,国力就是武器和粮食。

换句话说,只要武器和粮食准备充足,光是耗就能耗死楚国。

赵子瑜没有打仗的知识,但是她可以想办法提供稳定的武器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