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勇士”提到文信侯吕不韦,他们只会觉得他没脑子,但是在“勇士”当着嬴政的面这么直白说出嬴政的吕不韦的过去,这已经不是一个没脑子可以形容的了。
一开始这个人出面提意见的时候,一些官员还以为他们的话事人出现了,结果现在一个比一个想要跟这个人划清界限。
“爱卿的意思是,你认为商人都是贪图利益的小人,这些小人不值得信任,不能担此重任,是不是?”
“勇士”点头,“不仅如此,重农抑商是国策,君上不能改祖宗家法。”
嬴政不理会,只问他,“看来爱卿对文信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知可不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勇士”一愣,这不是他表达的重点啊。
“寡人只是好奇,爱卿不必多心,知无不言,不用拘束就好。”
要不说这人一直是不受重视呢,连嬴政的正反话、是不是在挖坑都听不出来。
“勇士”观察着嬴政的表情,似乎对贬低吕不韦很感兴趣,再加上之前他了解到的一些,心里有了计较。
“文信侯此人急功近利,贪得无厌,若非有钱又足够幸运遇上太上皇,这辈子怕是只能做个碌碌无为的商人,哪有什么机会封侯拜相。
既然都封侯拜相了,也应当小心敬慎,认清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狂妄自大,惹人厌弃。”
这人话说完之后,嬴政双手鼓起了掌,“说的不错,不过寡人想知道,在你心中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有能力封侯拜相的,什么样的人才值得寡人尊重?你吗?”
这人克制不住上扬的嘴角一僵,没明白嬴政这话是什么意思,“君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臣并无逾距地想法,更加没有不自量力的想法。”
嬴政嗤笑,“你还知道自己是不自量力的啊,寡人还以为你自我感觉良好呢。
文信侯再如何,也是你能随意评价的?”
剩下的话嬴政就没有多说了。
也正是因为嬴政的这个态度,在场的官员都知道吕不韦在嬴政那边的地位了——特殊。
恨着,也敬着。
用嬴政当初和嬴子瑜说的话来解释就是,嬴政真的将吕不韦当做是值得信赖的长辈和臣子,但是他却背叛了嬴政。
所以,敬的是曾经的保护和教导,恨的是之后人心的变化。
“勇士”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这跟他了解到的、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况且,他提到吕不韦完全不是出自本心,他只是想用吕不韦这个话题将嬴政的目光吸引过来仅此而已。
他真的没有对吕不韦有一丁点儿的不敬啊。
“君上,臣没有不尊重文信侯,臣要说的也不文信侯的事情,臣只是想提醒你切勿违背祖宗家法啊。
臣一片赤胆忠心,天地可鉴啊!”
说的真是太令人动容了,只可惜嬴政不吃这一套,而且不止嬴政不吃,在场的、有点脑子的官员就算真的想阻止嬴政开商部也不会用这个理由的。
没别的原因,说烂了。
当初他们君上强调了多少遍了,祖宗家法在他这里不作数,作为第一位封建帝王,建立帝制的第一人,自他之后才是祖宗,他制定的才是后人的祖宗家法!
嬴政不想听这个蠢货的辩解,命人将他塞了嘴,“寡人不讨厌有小心思的臣子,也不反感故弄玄虚的臣子,前提是有真材实料,寡人唯一不能接受自作聪明的蠢货。”
他觉得他这个毛病在知道胡亥的所作所为之后达到了顶峰,他现在看到身边又自作聪明的蠢货都要把人赶的远远的。
“大智慧没有,小聪明不断,大秦的朝堂容不下你。将他剥去官职,贬为平民。”
中间一场小闹剧的风波算是过去了,嬴政继续问还有人有没有不一样的意见。
经此一事之后,也没人敢随意出头了。
“既然大家暂时没有其他想法,此是就先推行下去。”
说着嬴政又想到一件事,“这事儿不仅对匈奴有用,对南边的百越也同样适用。”
于是嬴政随手指了一个官员,让他带着自己的口谕去寿春找阴嫚,“你将这个办法告诉长公主,同时在一旁配合长公主。”
如此,用不了多长时间,百越就也能拿回来了,说不准能和匈奴一起拿回来呢。
嬴政这样想着,却发现底下官员的表情不太对劲。
“李斯,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寡人?”
李斯斟酌着回答道,“并不是有意隐瞒,只是还未来得及禀告,还请君上恕罪。”
嬴政摆手,示意他快说。
“恭喜君上,百越一半已经归了大秦。”
第161章
听到这话,嬴政差点怀疑自己耳朵坏了,“李斯,你刚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