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嬴政在之前有一点说的不太对,目前大秦的商人与匈奴的交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拉进双方的关系。
但是之前和乌氏倮的交流中,嬴子瑜发现一个现象,如今的大秦和匈奴通商互市还只是停留在原料互换的阶段,也就是秦人用粮食布匹和匈奴交换牛羊等。
这种交易看似需求大,但双方之见依赖不强,联盟或者合作很容易瓦解。
这也就是为什么嬴子瑜一定要去一趟乌氏倮的牧场。乌氏倮是边境与匈奴通商最频繁的商人,她那边和匈奴接触最多,过去能有一手资料。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她想去找找乌家牧场有没有发展畜牧业经济的机会。
嬴政不知道嬴子瑜的打算,只是在看到嬴子瑜非常坚持,也就猜到这个想法可能与牧场有关。
因为去牧场参观本就不是什么特别过分得到要求,所以在嬴子瑜三次撒娇求情之后就答应了。
但是答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有条件的。”
只要能让嬴子瑜去,她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条件也不难,就是你不能自己一个人跑那么远,朕不放心。因此只有等这边祭祀全都结束之后,咱们在返程途中一起过去看看。”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嬴子瑜的脸都垮了,她不是不知道如果跟着大部队走,时间耗费的肯定多。
这不,一拖就拖了两个月。
好在好事多磨,事情的发展还是顺着嬴子瑜的想法走的。
嬴子瑜心里想什么嬴政无心去管,他摸着毛衣的动作不像之前那样随意,不在意了。
不过摸了几下之后,嬴政恢复了一些理智,正色道,“说说你的计划吧。”
这种商业计划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
“大父,乌氏倮就在门外,这块内容不*如让她来说,她毕竟是专业的,比我说的清楚很多。”
嬴子瑜都这样说了,嬴政也不为难,立马让人把乌氏倮传唤进来。
乌氏倮进来之后刚要行礼就被嬴政拦住了,“不必多礼,乌氏倮你还是先跟寡人解释一下你们的计划吧。”
乌氏倮自然不会拒绝。
其实他们的计划也很简单,简单概括就是——高价收购匈奴人手中的羊毛,然后制作成御寒的衣物,再高价卖出去。
说完之后,嬴政没有立马表态,而是面露犹豫。
乌氏倮以为嬴政觉得高价不合适,是在资敌,于是立马解释,“君上放心,只要羊不死,羊毛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所以虽然我这里说的是高价,但价格不会太离谱,只高个半成。”
说完还怕嬴政不答应,立马说了毛衣的价格,“但是等我们用特殊的办法将羊毛制作成毛线,纺织成毛衣之后,这价格可就不是高半成这么简单了,五倍六倍都是可能的。”
乌氏倮说这话也不是信口开河,哄骗嬴政。
匈奴这边冬天寒冷,如今这群匈奴人包括边境的百姓,御寒的衣物大多是一些动物的皮毛。
也就是这些年大秦的羽绒服传开来了,这边的一些贵族有钱人才能弄到一两件,稍微缓和了一下冬天的寒冷。
但是也说了,这些事有钱人的生活,和那些穷苦之人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因为在大秦羽绒服都是奢侈之物,更别提边境了。
在这里羽绒服都快成为地位的象征了,只有很有钱,很有门路的人才能拥有。
所以现在的冬天,冻死的人和动物依旧很多。
可惜,嬴政犹豫的点和乌氏倮猜的不一样,“价格定高了,匈奴人不一定会买,看不到其中的利益,他们又怎么会大规模的养殖羊呢。”
所以嬴政的意思是,收购羊毛的价格可以适当高一些,卖出去的毛衣可以适当低一些。
当然嬴政没有对定价方面有过多的指点,经商这块还是要听专业的人的意见,“这事儿你来办。”
说完嬴政停顿了一下,如果只是和经济有关,他放权给商人无所谓,但是现在这件事情和他出兵匈奴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了。
他不会这么放心了,还是要有个人看着。
这又是一个嬴政头疼的地方,这次过来的人要懂得经商,又要忠心大秦,最起码是忠心他,不以利益为目的。
嬴子瑜看着嬴政头疼的样子,出声提醒了一句,“大父,我阿母或许可以胜任的。”
听嬴子瑜提起扶苏的妻子,王舒,嬴政第一反应是拒绝,“太子妃是大秦未来的国母,自然有太子妃的事情要做,怎么能分心做这些。”
嬴子瑜不乐意了,“太子妃要以大秦的利益为先,但这件事情就是涉及到大秦的利益啊,阿母可以的,不算分心,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