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421)

作者:文覃 阅读记录

“如果今天见你的是大父呢?”

“自然是小心谨慎,尽全力展现自己的价值。”

“如果是我父亲呢?”

“只需展露最原本的自己和自己的才华即可。”

简而言之,在叔孙通这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他的行为准则。

这点嬴子瑜很赞同,于是一拍桌子,“你觉得这样很聪明吗?自认为将君上摸透?”

叔孙通不认可嬴子瑜的指责,“为臣者自然应该是针对不同君上的性格转变自己的态度,我们是适应君上的,而非让君上适应我们。

更何况,只是转变说话方式而已,又不是真的改变说话内容,让自己的见解更好被君上采纳,又不是谄媚欺君,我依旧是能臣贤臣。”

要不说叔孙通能在大汉寿终正寝呢,看看人家这觉悟,这情商,某位淳于博士可要好好学学。

嬴子瑜在心里对淳于越指指点点,但是表面上却是对叔孙通的满意,“叔孙先生不愧是大才。”

好在贫嘴不是叔孙通的性格,给自己贴了些金之后,他开始陈述自己的想法了,话里话外依旧是满满的自信。

嬴子瑜听着,提炼出他最核心的见解后,她很明显就能知道叔孙通这些想法不是自己现在编造的,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打磨。

说不定早就想好要找个机会学张良献策呢。

嬴子瑜听了这么多,对其中一句生出了些兴趣,“儒家境遇的尴尬或许可以从百家之中寻求破解之法,吸纳百家之长……”

这个想法很好,嬴子瑜在叔孙通说完之后并没有急着对他刚说出的见解发表什么评价,而是问了一句,“你可知文信侯吕不韦和他的《吕氏春秋》?”

也许是了解到了嬴子瑜说话的没头没脑和话题的跳脱,叔孙通也只是愣了一下就立马回答,“知道。”

“你既然知道《吕氏春秋》,那有没有读过这本书?”

叔孙通摇摇头,然后叔孙通就看到嬴子瑜不知道从哪里摸了摸,就从身上摸出了一本书,封面上赫然写着“吕氏春秋”四个大字。

嬴子瑜非常贴心的将这本书放到叔孙通手上,“没看过不要紧,我这里有最新版,借你看看。”

“这是为何?”

叔孙通不明白嬴子瑜拿出《吕氏春秋》的用意,明明他们刚才在讨论的事儒家啊。

嬴子瑜不赞同叔孙通的想法,“你既然说要博采众长,那《吕氏春秋》也是其中之一,肯定是你需要的!”

说完就将它塞进了叔孙通的怀里。

“就这样你们两个就狼狈为奸了?”淳于越简直不敢置信,连骂了好几句“荒唐!”

嬴子瑜不高兴了,这怎么就狼狈为奸了?

她要为自己正名,“明明就是我们两个共同努力,挽救儒家。”

就冲这点,嬴子瑜觉得淳于越不该骂自己,反而要感谢自己。

当然,看着淳于越这样子,这话嬴子瑜还是咽了下去。

“挽救儒家?”这简直是淳于越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儒家如日中天,其他学派望尘莫及,何谈挽救?

再说了,就算你说得对,儒家需要挽救,需要博采众长,但是再怎么采也采不到吕氏春秋上去。”

那是个什么东西?吕不韦一个商人搞出来的,登不上台面的四不像。

不属于任何一个学派,不被任何一个学派承认,只能自己给自己挽尊,说是杂家,可笑至极。

“淳于博士这话就有失偏颇了,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书本和学说来说也是如此,每一本都有可取之处。”

“你既然这样说,何不把公子高所著的《嬴子说》也那来看看。”

淳于越本意是讽刺,谁想到叔孙通一本正经道,“果然和淳于博士一见如故,实不相瞒,这书我也看了,并且还认为其中有可取之处正打算化用一番呢。”

“那你这样东采采,西纳纳,最后出来的是儒是杂?”

“虽然看了其他学派的书,但是博士放心,我依旧是坚定不移的儒家人。”

什么淳于越放心,淳于越一点也不放心。

第151章

嬴政这段时间出行在外,不需要处理政事,每天要么约着蒙毅出城狩猎,要么跟着公子高在学宫观察学子,日子好不惬意。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自从登基以来,难得有这么轻松的时候。”

惬意之余,嬴政对嬴子瑜的一些小打小闹就没有盯的太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嬴子瑜折腾去了。

嬴政的想法也很好理解,“寡人还在,小鱼儿弄出了再大的事情,寡人都能为其兜底的,所以让小鱼儿自己发挥就好了,不必苛责。”

但是放手让孩子搞事的结果就是,最近嬴政听说自家小鱼儿在大秦学宫聚众洗脑,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