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安慰道,“太孙殿下谦虚了,您是太孙,是储君,是未来大秦的皇帝,为人所知是很正常的。”
早在嬴政泰山封禅顺便册封太孙之后,这个新鲜出炉的太孙殿下早就被有心人研究了个底朝天。
“通不才,虽然暂时还没有进入朝堂,但是为了之后的打算还是留意过的。”
叔孙通这话说的不是一般的委婉了,什么留意过,怕是自己的祖宗八代、生平所事都被挖的干干净净了吧。
看到嬴子瑜非常反感的样子,叔孙通立马解释,“不曾,书册中只是简单介绍了太孙殿下的基本信息,以及这些年太孙殿下为大秦谋得的福利,别的再没有了。”
到这里嬴子瑜也猜到了,这书册很大概率是自家仲父搞出来的。
目的也很简单,大众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太孙肯定很好奇,各种妖魔化的猜测肯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与其让一些离谱的小道消息甚嚣尘上,还不如自己先出手,最起码还能控制。
“那你的意思是,这个对我的介绍的小书册卖的很火?”
叔孙通不太明白嬴子瑜的意思,保守的点了点头,毕竟不是谁都想韩益那样死板和好骗的。
嬴子瑜在心里给自家仲父狠狠记了一笔,有机会一定要自家仲父把那笔钱吐出来。
远在嬴政身边的公子高莫名感到一阵心痛,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离自己而去。
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嬴子瑜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既然你猜到我是谁了,也应该明白我刚才没有兴师动众的过来就是不想要人知道。
你是聪明人,为什么还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点破我的身份?”
这点叔孙通有点冤枉,刚才只有四个人,且都是信得过的人,不算是大庭广众吧。
只是叔孙通还有脑子,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如果不点破太孙殿下的身份,那我如何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研究理论呢。”
终于到嬴子瑜想听的地方了,“你想实现什么?”
“如何解决儒家目前的困境。”
一开始他们就是围绕这个话题讨论的,现在重新回到这个话题上也没问题。
不过嬴子瑜听到这里,像是不明所以的问了一句,“如何解决儒家的困境,之前你不是和我说了吗,你想要让大秦接受儒家。
但我也告诉你了,现在的大秦与现在的大秦不适合,不匹配,强行融合在一起,要么一块崩盘,要么其中一个发生改变。”
在叔孙通明显发亮的眼神中,嬴子瑜泼了盆冷水,“你想也不要想,大秦不可能为儒家做出改变的。”
不仅是因为现在在位的是嬴政,即便现在在位的是嬴子瑜自己,没有经过改造的儒家她也是不会用的。
不过即便这盆冷水下去,叔孙通的热情并没有被扑灭,眼神反而更加炽热了。
“如我说,我的计划就是改造儒家呢?”
虽然这个说法说到了嬴子瑜的心坎里去了,但是嬴子瑜依旧不露声色,“不怎么样,你想改变儒家?你有计划吗?你有没有问过你老师意见?”
没有经过重大变故,嬴子瑜不认为这种改变有效果。
改造儒家的想法叔孙通一直都有,只不过之前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大秦一统之后,这个想法才清晰起来,这么久了,完美的计划虽然没有,但是理论已经有了雏形了。
至于自家老师知道之后会怎么想,抱歉,叔孙通暂时只能先委屈一下老师了。
但他有信心,只要自己成功了,老师会接受的。
叔孙通这时候又想到了他自报家门之后,嬴子瑜脱口而出的“儒宗”,不合时宜的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么高的评价,看来自己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我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太孙殿下愿不愿意支持了。”
嬴子瑜没想到这才刚见面,这人就把自己也算了进去,“你什么都没说呢,凭什么就觉得我会帮你?”
“当然是凭借太孙殿下对我的看重了。太孙殿下曾赞我是儒宗,能得神仙下凡的您的夸奖,我自然要自信一点,脸皮厚一点。”
嬴子瑜没想到那小书册上面这个都写了,看来是时候需要拿一本回来研究一下了。
嬴子瑜对着叔孙通看了又看,打量了又打量,在叔孙通不见慌乱反而全是自信的表情中,问了一句,“你一向都是这样锋芒毕露吗?”
嬴子瑜此时很难不怀疑这样的有想法,有追求的人,在原本历史中怎么会对二世胡亥献媚进谗的。
“不是,只是我认为太孙殿下喜欢张扬自信的人,而非死气沉沉或者是郁郁不得志的人。”
这点,叔孙通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自己什么性格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