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416)

作者:文覃 阅读记录

而且书中的叔孙通思想很明显更加务实,且善于改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叔孙通才能将儒家从纯理论的学派变成具有可实践性的武器,为后面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奠定了基础。

所以,要么是史书记载有误,要么就是眼前这个叔孙通还有所保留,还没说实话。

不太确定,嬴子瑜再看看。

而被嬴子瑜打量的浑身发毛的叔孙通非常不自在,因为项羽抱着武器站在一边的原因,只能强行逼迫自己冷静下来。

叔孙通不断给自己解释,嬴子瑜是因为听到自己老师孔鲋的名号才这样激动的。

可能真的起了效果,叔孙通慢慢有了底气,他打算再违背自己老师一次,再用一用“孔子第八代孙”“孔鲋”的名号。

为什么说叔孙通用孔鲋的名号是违背孔鲋呢,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与张耳、陈余等反秦积极分子交好的孔鲋虽然对大秦抱有敌意,不愿意出仕,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同意叔孙通出仕。

只不过叔孙通没有按照孔鲋的规划直接去咸阳求官,而是跑到洛阳,以一个普通学子的身份去大秦学宫求学。

自认为见识过稷下学宫辉煌的孔鲋如何能忍受弟子去一个冒牌学宫,简直就是自降身份。

“大秦学宫说的是学宫,实则不过是东施效颦的产物,无论从老师还是学生的质量都无法和稷下学宫相媲美。

我真不懂见识过真正的百家争鸣的辉煌的你如何能忍得了小丑大家,愚不可及!”

孔鲋的话即便是对大秦没有太多好感的叔孙通都觉得有失偏颇。

所以叔孙通极力争取,“虽然稷下学宫曾经很辉煌,是求学的殿堂,学术争鸣的中心,但是秦统一之后就不复存在了。”

话还没说完就被孔鲋打断了,“你既然知道稷下学宫因秦而毁,为何还要去那个冒牌的学宫!”

叔孙通理智上很能理解自家老师的愤怒,但还是好好安抚,“学生去大秦学宫并不是认可大秦学宫优于稷下学宫,只是因为如今能继承稷下学宫的只有它了。

学生想去看看,大秦学宫是否有资格。”

叔孙通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孔鲋就是不听,“你要去也可以,出了这门就别说你是我的弟子,我们师徒情分就此断绝!”

孔鲋很明显就是在气头上,这话一出就后悔了,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叔孙通也很了解自己的老师,当然也知道这是一时的气话,所以只是给孔鲋磕了个头,“等到学生证明完心中所想再回来和您请罪。”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离开了孔鲋,来到洛阳学宫的叔孙通也像他承诺的一样,从来没有用过孔鲋的名号。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叔孙通有预感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既然老师的名号这么好用,傻子才不用呢。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儒家再次兴盛,他是有正当理由的!

大不了之后一起负荆请罪。

现在,他有自己的节奏。

于是,叔孙通在心里过了一遍自己一会儿要说的话,*正准备和嬴子瑜多聊聊他的老师孔鲋呢,就看到嬴子瑜像看到鱼的猫,兴奋上前抓住他的手。

言辞十分恳切,“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叔孙通,久仰大名,失礼失礼!”

这反映给叔孙通整不会了,不是应该对自己老师感兴趣吗,怎么是对自己?

叔孙通不明所以的看了一眼韩益,韩益也是同款不明所以。

嬴子瑜好心拍了拍叔孙通的肩膀,“不用惊讶,我就是对你感兴趣。”

虽然很多时候叔孙通认为自己很厉害,但他绝对没有那种认为自己已经超过自己老师的傲慢。

“不知道小友为什么会对我感兴趣呢?”

既然不懂,叔孙通就直接问了出来,嬴子瑜也很贴心,保证绝对不会拐弯抹角。

然后回答道,“直觉!”

好一个没有拐弯抹角,叔孙通都被眼前这个孩子弄得没脾气了。

嬴子瑜却让叔孙通不要这么急躁,顺便将茶水递了过去,“我真的没有骗你,一切都是直觉。”

叔孙通接过茶水,一饮而尽,“你说是就是吧。”

叔孙通也不话茬,不过嬴子瑜也不需要他接就是了,“其实我有一个疑问,先生能为我解答吗?”

嬴子瑜就是这样,说的是请,语气中却是不容拒绝。

“你说说看。”

“还是刚刚的问题,既然儒家在大秦生存不下去,先生可有什么想法?”

问完之后,嬴子瑜想了想又补充道,“先生可别说自己没想过这点,我是不会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