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413)

作者:文覃 阅读记录

但是项羽知道自己不能坏了嬴子瑜的计划,哪怕他不知道嬴子瑜的计划是什么,所以项羽只能恶狠狠的咽下韩益的污蔑。

但是有一点项羽要极力维护,“我这一身是从战场磨炼出来了,和你们那种小儿过家家完全不一样。”

韩益则摆摆手,“差不多,差不多。我儒家周游列国时,遇到的也不都是好人,若是遇上土匪强盗也需要战斗的。”

这话不知道嬴子瑜和项羽信没信,反正一路上韩益是把自己哄骗住了

即使现在项羽在韩益面前露出强壮的身体,舞一套枪法,他也能面不改色的夸赞项羽非常符合儒家的收徒标准。

所以等到了叔孙通面前的时候,叔孙通见到的就是一个自我说服了的韩益,十分无辜的孩子和非常不情愿的少年。

“伯益,这是怎么回事?”

叔孙通不理解,这个韩益说的好像不太一样啊,而且他们要的是心甘情愿的人,而不是半哄半骗的。

叔孙通不太确定,又看了一眼,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但是眼睛里都是灵气,还能勉强说可以培养。

但那个大一点的少年,左脸写着桀骜不驯,右脸写着狂妄自大,完全不符合啊。

“我和兄长听了伯益先生的话对儒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听说这里可以遇到真正的儒家,所以特意央求了伯益先生,冒昧拜访,还请先生勿怪。”

要不说淳于越的礼仪培训非常奏效呢,这一套下来,别说韩益了,就连叔孙通看嬴子瑜的眼神都发光了。

“不……”

“不用这样客气,叫我伯益或者伯益兄就好。”

叔孙通刚出声就被韩益打断了,不过他也没生气。

嬴子瑜和项羽顺着韩益的话,对着韩益叫了句“伯益兄”。

“这……”

“这处简陋,你们随便坐。”

韩益这话也是叔孙通想说的,所以他依旧没有生气,引着二人落了座,顺便用了平辈的礼仪招待嬴子瑜他们。

“这……”

“这是最近学宫流行的茶,你们尝尝看如何?”

一而再,再而三,除了第一句话,到现在叔孙通一句话也没说全。

不过,他不生气!

虽然茶这种东西嬴子瑜见怪不怪了,但第一次见面,即便是项羽也非常给面子的喝了一口。

“如……”

“如何?这可是最新的茶,据说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得了一点呢。”

韩益又抢了叔孙通的话。

这下叔孙通是忍不了了。

所以嬴子瑜还没回答呢,叔孙通就制止了韩益,“伯益,你说话比较直接,还是我来和两位小友交谈吧。”

言外之意,赶快闭嘴。

韩益如果这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那叔孙通就要怀疑自己的眼光了,于是韩益退到了叔孙通身后。

没了韩益的没眼力劲,叔孙通这才有机会和嬴子瑜正式交流。

“两位小友既然是伯益带来的,伯益肯定告诉二位如今的儒家不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儒家了。

如今的大秦,崇法、尚墨、重农,甚至支持小说家,但唯独缺了我儒家,可以说朝堂之上半点没有我儒家立足之地,因此也就越来越少人愿意学儒家。

此消彼长,未来儒家的衰败已成定局,即便如此你们也愿意跟着我学儒家?”

说这话的时候,叔孙通虽然很委婉,给了嬴子瑜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但是实际上步步紧逼,就要嬴子瑜马上说出答案,然后立马收徒。

嬴子瑜当然不可能真的拜师学儒,不说嬴政同不同意,但凡李斯知道嬴子瑜要学儒家,他都能立马放下咸阳的政事,到嬴子瑜面前,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

所以嬴子瑜没有正面回答叔孙通的问题,只是问到,“按你所言,曾经儒家也是显赫一时的,为何未来就一定会衰退呢?”

“儒家讲究‘仁’,与大秦如今的行事作风不太相符。”

因为还没有摸清嬴子瑜的背景,所以叔孙通这话说的比较克制。

“即便儒家与大秦不太相符,但你又如何坚定认为未来儒家一定会衰败甚至消失?

在这点上我就和你不一样,我认为不会,而这大秦的学宫就是最好的证明,未来大秦学宫将会开遍大秦,在学宫之中,仍然是各种思想百花齐放的。”

叔孙通嗤笑嬴子瑜的想法太过美好和不切实际,“只有少年人才会只看到理想的未来。”

“为什么这样说?”

叔孙通挑了挑眉,“你还小,你不会明白君王所喜,必有所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曾经楚王好细腰,所以士人约食束腰;吴王好剑客,吴国国内形成尚武之风。

而结果呢,一个宫中多饿死,一个百姓百姓多疮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