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399)

作者:文覃 阅读记录

这个解释,嬴子瑜似懂非懂。

“既然洛阳这么重要,为什么咱们还要把六国贵族迁移到这里?”

按照嬴子瑜的揣测,如果在洛阳的六国余孽突然心怀不轨,然后不自量力的搞事,大秦就很容易受到重击啊。

嬴子瑜的担心有一点道理,嬴政肯定了它。

“但是小鱼儿你忽略了一点,洛阳是大秦重要的郡县,是咽喉,这么重要的地方生存的也都是对大秦忠心耿耿的老秦人,而非新秦人。

如果这时候六国贵族要造反,强行征兵,你觉得这里的老秦人会同意吗?”

嬴子瑜脱口而出道,“不会!”

说完嬴子瑜就反应过来了,她只想到这里对大秦来说是咽喉要地。

毕竟这里东靠荥阳、成皋之险,北依滔滔黄河守卫,南立嵩山、轘辕屏障,西有崤渑、函谷关,是扼守关中之要塞。

这里的安危对大秦来说都是存亡的关键。

但是忽略了,这么重要的地方生活的都是对大秦忠心耿耿的人,在这里起兵难如登天。

嬴政很满意嬴子瑜的一点就通,然后非常顺手的摸了摸她的脑袋。

感慨了一句,“这洛阳曾经是吕不韦的封地,只不过后来吕不韦因为叛乱受到了牵连,洛阳一度沉寂了下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嬴政含糊了一下,但是吕不韦受到的牵连就那么些,嬴子瑜想一下就知道了,不就是嫪毐的事情嘛。

嬴政瞪了一下心中腹诽的嬴子瑜。

嬴子瑜则赔笑道,“那现在的三川郡守是谁啊?”

按照嬴子瑜对自家大父的了解,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让最信得过的人来做的。

“原先蒙恬暂代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匈奴犯边蒙恬出征,这里就由蒙恬的弟弟蒙毅接管了。”

嬴子瑜点点头,心里想的是果然史书没有骗她,在自家大父心里蒙家兄弟的地位非常高啊。

其实让蒙毅接手三川郡也是嬴政的权宜之计,就如嬴子瑜想的,嬴政很信任蒙家兄弟。

所以蒙恬跟了扶苏,而蒙毅嬴政就像留在身边。

为此嬴政曾打算在阴嫚和李由两人成婚后就让他们来接替蒙毅的。

但没想到阴嫚先一步提出要坐镇寿春,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三川郡的郡守也只能是蒙毅。

嬴政的这个打算嬴子瑜不知道,所以也就没有反应过来,原本历史中的李由是死在洛阳的。

因为受到嬴政的信任,李由一直就是三川郡守,后来秦二世时期各地起义军突起的时候,李由也一直固守三川郡、苦战荥阳。

只是胡亥昏聩,杀了李由的妻子秦公主,赵高诬陷李由私通起义军,以谋反罪收捕李斯,派人前往三川郡拘捕李由。

这件事被项梁知道了,于是他趁机出兵,两军在雍丘大战,秦军大败,李由被杀。

因着嬴子瑜没有想起来,所以现在一行人的氛围还是很轻松的。

他们在洛阳街头走了有一段路了,而且不是漫无目的的闲逛,而是有目的的朝着某个方向前行。

嬴子瑜推测应该是要去看看大秦学宫,为此还小小期待了一下。

嬴子瑜扯了扯公子高的衣角,仰着头好奇道,“仲父,你说大秦学宫什么样啊。”

公子高摇摇头,想象不出来,“但是作为大秦第一个学宫,怎么样也要比稷下学宫气派吧。”

公子高理所当然的说到。

嬴子瑜是见过稷下学宫的,就是嬴政泰山封禅的时候。

虽然她看见的稷下学宫已经是荒芜衰败,不见昔日荣光的样子,但是在这些断壁残垣中还能依稀窥见往日辉煌。

嬴子瑜想了想史书中对于稷下学宫的记载,“当初齐威王为了强调田氏代齐的合理性,巩固田氏政权的统治,花了很大的本钱创建稷下学宫。

书上说了,稷下学宫的规模宏大,‘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巅峰时期光先生就有上千位,学士数百人。”

说到这里,嬴子瑜忍不住惊叹,故意问公子高,“稷下学宫的规模都已经这么大了,咱们的大秦学宫岂不是占地千里才能比得上?”

公子高一噎,即便他没有见过,他也知道大秦学宫没有这么大。

好在嬴政适时出声解救了说大话的公子高,“大秦学宫还在初建,现在比不上不代表未来比不上,所以咱们的小鱼儿要努力。”

话锋一转,话题又回到了嬴子瑜身上,嬴子瑜不依。

但是嬴政只有一句,“小鱼儿别灰心,大父看好你的。”

“就是的,小鱼儿要努力,仲父还等着小鱼儿给我修一个金碧辉煌的学宫呢!”

因为旁边站着说话不腰疼,极力煽风点火的公子高,嬴子瑜也不甘示弱,“金碧辉煌修不起,但是扩大规模肯定会的。”